白云堆里奋苍虬。横亘洞庭秋。
掀髯舞爪何狞恶,峥嵘势、抉石崩流。
飞入君家栏槛,满堂风雨飕飕。须臾烟雾漠然收。
幻出老松揪。谁濡墨汁传神妙,森森露、铁戟戈矛。
对此翠涛银浪,也胜瑶岛沧洲。
白云堆里奋苍虬。横亘洞庭秋。
掀髯舞爪何狞恶,峥嵘势、抉石崩流。
飞入君家栏槛,满堂风雨飕飕。须臾烟雾漠然收。
幻出老松揪。谁濡墨汁传神妙,森森露、铁戟戈矛。
对此翠涛银浪,也胜瑶岛沧洲。
这首元代沈禧的《风入松·壁间画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壁上松树图景。开篇“白云堆里奋苍虬”以壮丽的自然环境为背景,将松树置于云雾缭绕之中,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姿态。接着,“横亘洞庭秋”点明了松树的地理位置,暗示其历经风雨的沧桑。
“掀髯舞爪何狞恶,峥嵘势、抉石崩流”运用拟人手法,描绘松树枝干如龙须飞扬,根爪深入岩石,仿佛在与自然之力对抗,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松树的威猛与力量。接下来,“飞入君家栏槛,满堂风雨飕飕”进一步渲染松树带来的气势,仿佛它穿越墙壁,直入屋内,带来风雨般的震撼。
进入下片,“须臾烟雾漠然收”暗示画面转换,云雾散去,露出画中松树的真容。“幻出老松揪”形容松树的老态龙钟,却又栩栩如生。诗人赞叹画家的技艺高超,能够通过笔墨传达出松树的神韵。“森森露、铁戟戈矛”比喻松针密集如兵器,强化了松树的刚毅形象。
最后,“对此翠涛银浪,也胜瑶岛沧洲”以大海的波涛和仙境的意象作结,强调这幅画中的松树即使比不上真实的海景山色,也足以令人陶醉,表达了对画中松树艺术魅力的高度评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赞美了壁上画松的艺术效果,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