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八日渡淮》
《九月八日渡淮》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长淮渺渺烟苍苍,扁舟初脱隋渠黄。

平生见此为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

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

空馀方寸炳如丹,北望此时心欲折。

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乾。

川回金碧隐窣堵,风远钟磬闻龟山。

橹声呕轧归何处,笑指江皋寻旧路。

松菊荒芜欲自锄,盗贼颠翻非所惧。

蟹螯菊蕊风味遒,且须为尽黄金舟。

世间种种如梦电,此物能消万古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八日渡过淮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归乡之情的深切表达。

首句“长淮渺渺烟苍苍”,以辽阔的淮河和淡淡的烟雾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扁舟初脱隋渠黄”描述了诗人乘坐的小船刚刚脱离了隋朝的水道,暗示了一种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感觉。

“平生见此为开眼,况复乞身还故乡”表达了诗人见到如此美景时内心的震撼与喜悦,同时流露出对归乡的渴望。接下来的“嗟余涉世诚已拙,径步不虞机阱设”则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在世事中的拙劣表现感到遗憾,但同时也庆幸自己能够避开陷阱,保持内心的纯净。

“空馀方寸炳如丹,北望此时心欲折”一句,诗人的心灵如同赤红的丹砂般明亮,即使北望故乡,心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楚天清晓作轻寒,黄芦着霜声正乾”描绘了清晨楚地天空的轻寒与黄芦在霜雪覆盖下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川回金碧隐窣堵,风远钟磬闻龟山”则通过金碧辉煌的山水与远处传来的钟磬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庄严的境界中。

“橹声呕轧归何处,笑指江皋寻旧路”写出了诗人乘船归来的情景,他笑着指向江边的小路,似乎在寻找回归故乡的路径。

最后,“松菊荒芜欲自锄,盗贼颠翻非所惧”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的从容与坚定,即使面对盗贼的威胁,也不曾畏惧。

“蟹螯菊蕊风味遒,且须为尽黄金舟”则以美食为喻,强调了享受生活的重要性,即使在艰难时刻,也要珍惜并享受每一刻的美好。

“世间种种如梦电,此物能消万古愁”总结全诗,诗人认为世间的一切如同梦境般短暂,而诗歌本身却能化解千古以来的忧愁,展现出诗歌对于心灵慰藉的独特力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阮郎归·谁言无处避炎光

谁言无处避炎光。
山中有草堂。
安然一枕即仙乡。
竹风穿户凉。
名不恋,利都忘。
心闲日自长。
不须辛苦觅琼浆。
华池神水香。

(0)

踏莎行·秋入云山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
一轮明月林梢挂。
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0)

阮郎归·炎炎皦日正当中

炎炎皦日正当中。
澄潭忽此逢。
金丹乍浴表深功。
通明照水红。
丹浴罢,乐无穷。
怡然百体融。
人间何处不清风。
此怀谁与同。

(0)

水调歌头·苍立箨龙秀

苍立箨龙秀,青压雨梅肥。
清和天气,无限佳景属斯时。
试听虞弦初理,便有熏兮入奏,风物正熙熙。
此日定何日,香篆袅金猊。
记当年,蓂两荚,应熊罴。
男儿壮志,端在伊傅与皋夔。
况是从容书史,养就经纶功业,早晚帝王师。
但了公家事,方与赤松期。

(0)

点绛唇·玉树芝兰

玉树芝兰,冰清况有闺房秀。
画堂如昼。
相对倾醇酎。
合卺同牢,二姓欢佳耦。
凭谁手。
鬓丝同纽。
共祝齐眉寿。

(0)

西江月·试数阶蓂有几

试数阶蓂有几,昨朝看到今朝。
南薰早动舜琴谣。
端为熊罴梦兆。
学粹昔人经制,文高古乐箫韶。
天风从此上扶摇。
回首不劳耕钓。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