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深日日晴,桃花未落柳阴清。
素罗衣薄松风淡,斑竹兜轻石路平。
盛世多才惭独往,客游无处写閒情。
倦来更欲缘溪步,为借寒流一濯缨。
三月春深日日晴,桃花未落柳阴清。
素罗衣薄松风淡,斑竹兜轻石路平。
盛世多才惭独往,客游无处写閒情。
倦来更欲缘溪步,为借寒流一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三月春深时节再次游览灵隐寺的情景。首联“三月春深日日晴,桃花未落柳阴清”以明媚的春光开篇,桃花尚未凋谢,柳树的绿荫清新宜人,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颔联“素罗衣薄松风淡,斑竹兜轻石路平”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穿着轻薄的素罗衣,在淡雅的松风中漫步于平坦的石路上,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
颈联“盛世多才惭独往,客游无处写閒情”表达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虽才华横溢却只能独自游览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他在旅途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尾联“倦来更欲缘溪步,为借寒流一濯缨”则是对诗人疲惫时想要沿着溪流漫步,借清澈的水流洗涤心灵的描写,寓意着诗人对精神净化和心灵放松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心境和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追求。
既生五独世,富贵无久常。
患在贫贱中,种种皆苦忙。
贫贱穷易返,富贵耽岂遑。
回观身渐轻,一切如秕糠。
所慕所师友,汲引圣贤旁。
西方有古佛,愿力披十方。
释家本吾师,宣说极已详。
诚信念不断,身出莲花房。
五色若车盖,沐浴随香光。
尘砂视珠玉,地尽七宝装。
帝网绚行树,风籁含笙簧。
鸾鹤会百音,讽念和轻飏。
时无寒暑逼,心地咸清凉。
物情远善业,淫杀竞自戕。
垂老忘归期,愿与恩怨商。
閒庭荒落馀,岁或客斯地。
剥落人迹稀,草木引群类。
离离侵阶除,排闼一何肆。
暂托一日欢,邻里助挥置。
垂萝戒勿剪,蟋蟀或居笥。
岁晏节候催,气肃入衣被。
微吟爱凉影,独夜不可寐。
内观无萦怀,万象静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