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携小儿步湖堤·其二》
《中秋携小儿步湖堤·其二》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门接银湖浪,居仍在宝坊。

更烦山吐月,来共水分光。

叶冷初翻夜,虫悲拟泣霜。

幽人看不足,白露满胡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与小儿漫步湖堤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情感之深。

首句“门接银湖浪”,以“银湖”形容湖面如镜,波光粼粼,仿佛铺满了银色的光芒,生动地勾勒出湖面的宁静与美丽。接着,“居仍在宝坊”一句,点明居住之所位于宝坊之中,暗示着环境的尊贵与雅致,为后续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调。

“更烦山吐月,来共水分光。”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氛围。山峰似乎在吐纳明月,与湖水共同映照出月光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和谐而神秘的景象。这里的“吐月”和“水分光”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感,增强了画面的动态美。

“叶冷初翻夜,虫悲拟泣霜。”这两句则转向对夜晚自然界的细微观察。秋夜的树叶在微凉的空气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夜晚的静谧中翻动;而远处的虫鸣,似乎在预示着霜降将至的寒冷,充满了凄清与哀愁。这两句通过对比冷暖、动静,以及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最后,“幽人看不足,白露满胡床。”诗人感叹于这美丽的夜景,久久不愿离去,直到白露沾湿了他的坐床。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痴迷与不舍,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湖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情感的交融,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赠马奉先二首值其已病竟不相识·其一

使君何苦向宜州,应为涪翁句法留。

铜柱宁兴跕鸢叹,金华要遂牧羊求。

壮时根本先培固,老去波澜重卷收。

我亦学诗穷未达,是中得处可闻否。

(0)

雪后三首·其三

一雪岂戏我,顿晴还起予。

寺逢东野古,梅误北枝疏。

发兴清无极,深行画不如。

冰泥渐融释,却恐污衣裾。

(0)

隆兴城外作

风动云昏月,橹鸣鸥避船。

秋清生既夕,客意怯幽眠。

滞尔江行驶,病余人事牵。

府公仍仲举,白屋定谁贤。

(0)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其六

客里仍为客,天边懒问天。

春风几经历,老病一蹁跹。

君句真严律,侬诗但散禅。

锦囊如许借,不惮手亲传。

(0)

寄送于去非三首·其二

草木政怒长,波涛方疾流。

雄辞杂蛟蚓,健笔走龙虬。

我句平无取,君才勇莫俦。

如何晦翁语,折节继前修。

(0)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其三

如闻舍策已蹁跹,神物护持非药痊。

为州莫漫贪良酝,把节何迟复旧毡。

但期米许频仍乞,敢望舟同缥缈仙。

别久未能成一诣,故怜终日泥陈编。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