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寺》
《古寺》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山路荒凉出小亭,土墙斑驳带枯藤。

攲斜古殿三尊佛,黯澹寒篝一点镫。

碣石半磨天宝字,禅房空老政和僧。

头陀礼拜迎人说,门外浮屠欠两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古寺景象。首句“山路荒凉出小亭”,点明了寺庙坐落在偏远且人迹罕至的山路上,小亭孤独地矗立,显示出环境的寂静与偏僻。接下来的“土墙斑驳带枯藤”进一步渲染了古寺的破败与岁月痕迹,枯藤缠绕在残破的土墙上,增添了凄凉之感。

“攲斜古殿三尊佛”描绘了古殿的倾斜状态,以及佛像的存在,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信仰的坚守。而“黯澹寒篝一点镫”则通过昏暗的灯光和微弱的火光,刻画出夜晚寺庙内的冷寂和僧人的孤独守夜。

“碣石半磨天宝字”中的“天宝”是唐玄宗年号,说明这些字迹见证了古寺的悠久历史,而“禅房空老政和僧”则写出了僧侣的离去,只剩下空荡荡的禅房和政和年间的老僧,更显孤独与沧桑。

最后两句“头陀礼拜迎人说,门外浮屠欠两层”描绘了僧人以头陀礼迎接访客,以及门外佛塔的残缺,暗示着古寺的衰落和时光的无情流逝。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古寺衰败但仍坚守信仰的画面,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十

青溪元是歙东乡,吾祖于时肯宝黄。

避地江南结庐处,同时邻舍有严光。

(0)

次韵康庆之催借所著及谢见过·其一

闻道公家所著书,担囊荷箧喘肩夫。

定应未肯轻传借,良贾深藏有若无。

(0)

游宝掌山寺

兹辰欲有适,轩车偶来骎。

斸苔北村南,荒竹晴窗阴。

接语未及久,相邀指丛林。

涧行任诘曲,岩眺经嵚崟。

于时春早暄,生意见草心。

红紫寂未动,万山苍翠深。

伊予夙好游,忽忽老见侵。

孤兴尚衡霍,遐思或巫黔。

况此近居里,而能盍朋簪。

裂石发悲啸,沿流引清斟。

扪萝复忘疲,古洞穷幽寻。

岂无声利痼,见笑山水淫。

人生本来浮,世故未易任。

藓崖拂前题,俛仰已昔今。

我法姑用我,眷言属同襟。

(0)

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其三

盈盈黄菊丛,栽培费时日。

依依五丝瓜,引蔓墙篱出。

于今想新花,于今长秋实。

花实岂不时,灌溉尚期密。

毋令根荄伤,委弃等藜蒺。

(0)

送韩山人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访我于三隅。

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

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坤炉。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

(0)

守居园池杂题.过溪亭

小彴过清溪,有亭才四柱。

地僻少人行,翩翩下鸥鹭。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