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韩山人》
《送韩山人》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昌黎山人抱藜杖,三度访我于三隅。

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

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坤炉。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hánshānrén
sòng / wéntóng

chāngshānrénbàozhàngsān访fǎngsān

duānránzuògèngshuítánbiàngǔngǔnliúzhū

língdānchángníngyuèdǐngzhìbǎochǎnqiánkān

yàoxíngpiězhúānshuāngwèifēi

翻译
昌黎山人持着藜杖,三次来访我在三方角落。
他庄重坐下,无人打扰,滔滔不绝的言辞如同流水滚珠。
他曾炼制过汇聚日月精华的灵丹,珍贵无比,出自天地熔炉。
他的行动独特,无法追赶,怎能期待一双鞋子能化作飞凫随他而去。
注释
昌黎山人:指诗人自己或友人,以昌黎为籍贯。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象征年老或简朴。
三隅:三个不同的地方,表示访次数多。
端然:庄重的样子。
谈辩:交谈辩论。
衮衮如流珠:形容言语流畅,像滚珠一样。
灵丹: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日月鼎:象征天地精华的炼丹器。
乾坤炉:象征宇宙万物生成的地方。
撇起:独特或难以模仿的行为。
双舄:古代官员的官鞋,这里比喻贵重的鞋子。
飞凫:飞翔的野鸭,比喻快速或超脱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昌黎的山人与诗中的“我”相识交往的情景。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深厚的友情和对知识、智慧的尊重。

“抱藜杖,三度访我于三隅。”这里的“藜杖”是一种长条形的竹杖,用以支撑老人步行之需,象征着山人的清高与不屈。山人三次寻访诗人,可见其诚意和对诗人的重视。

“端然入座更谁顾,谈辩衮衮如流珠。”山人到来后,他的气质是那么庄重安详,即便是在交谈中也显得从容不迫。"谈辩衮衮如流珠"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之间高水平、内容丰富的对话,宛如珍珠般滴落,每一句话都弥足珍贵。

“灵丹尝凝日月鼎,至宝自产乾坤炉。”这里借用道家修炼之术来比喻山人与诗人的交流,如同在天地之间煅烧出至宝无上的灵丹。这种修辞手法强调了他们精神世界的高度契合和对彼此智慧的极高评价。

“要行撇起不可逐,安得双舄为飞凫。”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山人的离开时的心情。他不忍心看到这位朋友远去,但又无力阻挡,只能希望有一双翅膀,如同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凫”,能够陪伴山人一起飞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两位士人之间超越世俗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知识交流的热衷。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夜郎东归黄去非自双井来惠以新诗妙画次韵三绝句赠别·其三

细看君诗如看画,无声诗里画何如。

蟠胸秀句吐不尽,落笔因成赤鲤鱼。

(0)

刘天锡之子八岁能作大字今年十三矣笔画愈进有雄健之气作二绝句赠之·其一

群儿墨汁翻老鸦,尔独落纸生龙蛇。

郎罢不须频掣笔,渠今自会画江沙。

(0)

和葛德裕寄纸觅兰四绝句·其二

林下无人亦自芳,幽姿闲澹若深藏。

与君坐上添幽客,胜爇金炉百和香。

(0)

次韵蔡德亿年闻子规

逐客思归正倦闻,三更枝上月微昏。

一声梦断湘山曲,千古空馀马足痕。

东郭虽无扬子宅,西枝应有少陵村。

不须宋玉怜憔悴,招得骚人几许魂。

(0)

和刘宾王县尉

鼓箧同游璧水春,桥门争看笔如神。

忽传紫塞军声急,尚喜青山草色新。

傥有风云起英卫,可无胶漆似雷陈。

况闻作尉功奇绝,兵入潢池不动尘。

(0)

和裴主簿九日

欲上高高岭路微,疏林蔽日尚堪依。

枫江水冷天初静,桐井霜乾叶乱飞。

篱下采花人独秀,山头落帽客何稀。

金壶倒尽重沽酒,莫惜朝来更典衣。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