祗命走闽服,崎岖敢易安。
纸船托微命,上滩复下滩。
上滩逆水怒,求进尺寸难。
片石扼我险,力费千篙攒。
下滩得水利,双楫如轻翰。
穿针与走马,一泻百里宽。
顺流虽云乐,触激无坚完。
滩师头易白,斗捷摧心肝。
上水既失利,小心事惊湍。
救堕愁脱手,引汲心胆寒。
釜悬船挂壁,溜急鱼升竿。
步步自牵挽,力尽终跻攀。
于此互乘除,得失如循环。
上滩与下滩,请君择其间。
祗命走闽服,崎岖敢易安。
纸船托微命,上滩复下滩。
上滩逆水怒,求进尺寸难。
片石扼我险,力费千篙攒。
下滩得水利,双楫如轻翰。
穿针与走马,一泻百里宽。
顺流虽云乐,触激无坚完。
滩师头易白,斗捷摧心肝。
上水既失利,小心事惊湍。
救堕愁脱手,引汲心胆寒。
釜悬船挂壁,溜急鱼升竿。
步步自牵挽,力尽终跻攀。
于此互乘除,得失如循环。
上滩与下滩,请君择其间。
这首清代诗人徐葆光的《上滩行》描绘了舟行于福建沿海险滩的艰辛历程。诗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上滩时逆水而上的艰难困苦,如“纸船托微命”、“片石扼我险”、“力费千篙攒”,形象地刻画了船只在激流中的挣扎和人力的消耗。
下滩则因水势而变得相对轻松,“下滩得水利,双楫如轻翰”,犹如行云流水,船行如飞。然而诗人也提醒读者,顺流虽畅快,但“触激无坚完”,危险依然存在。
滩工们的辛劳和风险也被提及,“滩师头易白,斗捷摧心肝”,表达了他们长时间面对险滩的疲惫和紧张。诗人以个人经历告诫,上水时需谨慎应对,以免遭受损失,如“上水既失利,小心事惊湍”。
整首诗通过个人体验,揭示了自然之力与人力的对抗,以及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智慧选择,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通才屈县令,与段若膺桂未谷恽子居鲁九皋诸老辈,各擅千秋,惠政布吴中,倘陆坚续纂图经,定载渠厮郑白,绩媲龚黄,使君造福遍民生,遗爱碑刊,史笔特褒循吏传;
大集寿名山,合陶湘麋李越缦袁渐书谭复堂四先生,可称五绝,讣音传虞岭,有孙楚遥撝涕泪,誓将表德书丹,鸣哀达素,词客游仙届人日,重泉路隔,挽歌如寄草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