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并引·其二》
《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并引·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更邀明月说明年,记取孤吟孟浩然。

此去宦游如传舍,拣枝惊鹊几时眠。

(0)
注释
更:再,又。
邀:邀请。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团圆或美好愿望。
说明年:约定在明年。
记取:记住。
孤吟:独自吟诗。
孟浩然: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此去:这次离去。
宦游:外出做官。
如传舍:如同驿站,形容频繁更换居所。
拣枝:惊飞后栖息在树枝上。
惊鹊:受惊的喜鹊。
几时:何时,什么时候。
眠:入睡。
翻译
邀请明月共许下明年之约,记住我独自吟诗的孟浩然时刻。
这次离家去官场奔波,就像驿站般流转,何时才能让惊飞的喜鹊安稳入眠?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其中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

"更邀明月说明年,记取孤吟孟浩然。"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诗人邀请着明亮的月光一起探讨往年的旧事,并回忆起唐代诗人孟浩然那样的隐逸生活和高洁的艺术追求。

"此去宦游如传舍,拣枝惊鹊几时眠。"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感慨,"此去宦游" 指的是诗人即将踏上仕途的旅程,但这种官场生涯就像是在流转中不断更迭的寓所,表达了一种无常和不稳定的感觉。"拣枝惊鹊几时眠" 描述了诗人在外漂泊,不得安宁,即使是偶尔停歇,也会因惊起的鸟儿而不得安睡,反映出诗人的内心困扰与对归宿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静谧和个人生活的不稳定性,传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自然美景以及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仕途生涯中的无奈与矛盾。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次韵靖州贡士鹿鸣宴二首·其二

岂但诗书对圣贤,须知屋漏与神天。

设科虽较词章。

(0)

次韵庐陵刘时见怀

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

否泰反其类,艮止与动俱。

此道固晓然,人情不同趋。

两目自安障,狂童为子都。

羁金络明月,骐骥旆疲驽。

静观若有得,知非降才殊。

但伤此道违,独行尝寡徒。

解后知我者,聊足以自娱。

(0)

费华文挽诗·其二

三凤齐飞日,相期到白头。

一丘生处乐,万事死前休。

风急啼乌夜,霜零断雁秋。

怀人竟何极,缄泪寄西州。

(0)

和崔侍郎送行诗韵·其一

昔岁阽危日,烦公疋马来。

人心成胜势,天理是良媒。

抖擞精神集,扶持气脉回。

黄宫才一点,有许到葭灰。

(0)

陈寺丞挽诗·其二

圣主搜贤诏,愚臣荐士书。

高冈看治凤,灵沼蛰潜鱼。

时数自信诎,帝心谁戚疏。

臧仓徒扰扰,穷达不关渠。

(0)

约任千载大卿同王万里杨仲博汎湖任赋二诗和其韵·其二

翠舫青帘白玉舟,风轻日淡相兹游。

芙蓉覆地锦衾烂,杨柳雕空印篆缪。

月上酒痕浑未觉,山撩诗思浩难酬。

颇怜此会何时又,相伴江湖归去休。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