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入丛山,行行夕阳暮。
人迹杳然绝,取径傥已误。
乱石来相难,崎岖有余怒。
返照瞰高草,乔木奥前路。
垂崖似古门,想像俨深固。
鬼魅良可愁,神仙亦堪怖。
我生贵平易,不欲得奇数。
言念采樵子,愿因觅栖住。
驱车入丛山,行行夕阳暮。
人迹杳然绝,取径傥已误。
乱石来相难,崎岖有余怒。
返照瞰高草,乔木奥前路。
垂崖似古门,想像俨深固。
鬼魅良可愁,神仙亦堪怖。
我生贵平易,不欲得奇数。
言念采樵子,愿因觅栖住。
这首清代赵国华的《山行》描绘了诗人驾车深入丛山所见的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驱车入丛山”点明了出行的背景,紧接着“行行夕阳暮”渲染出傍晚时分山中孤寂的氛围。"人迹杳然绝,取径傥已误"表达了山径荒僻,行路的不确定感。
接下来的诗句“乱石来相难,崎岖有余怒”生动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不平,仿佛石头也在阻挠前行。"返照瞰高草,乔木奥前路"通过夕阳余晖映照在高草和茂密的乔木上,增添了神秘与深邃。"垂崖似古门,想像俨深固"则以奇特的自然景观比喻为古老的门户,暗示着未知与探险。
最后,诗人感慨“鬼魅良可愁,神仙亦堪怖”,表达出对山中未知事物的敬畏和对自己平凡生活的向往:“我生贵平易,不欲得奇数”。他想到山中的采樵者,希望能在此找到一个安宁的居所,“言念采樵子,愿因觅栖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行的艰辛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