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荒城雨,开门草又新。
若无一杯酒,辜负百年身。
澹澹春围野,青青山近人。
喜看江上影,依旧白纶巾。
十日荒城雨,开门草又新。
若无一杯酒,辜负百年身。
澹澹春围野,青青山近人。
喜看江上影,依旧白纶巾。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幽居杂兴十首(其三)》描绘了一幅雨后乡村的宁静画面。首句“十日荒城雨”展现了连日阴雨后荒凉城市的景象,可能暗示着诗人隐居生活的孤寂。接着,“开门草又新”写出了雨后生机盎然,草木更新的场景,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若无一杯酒,辜负百年身”表达了诗人对于饮酒的热爱,认为在这样的时刻,如果没有美酒相伴,就仿佛浪费了人生时光。这里的“百年身”既是实指漫长岁月,也寓含着对生命的感慨。
“澹澹春围野,青青山近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淡淡的春意环绕着野外,青山静静地靠近居住的人,营造出一种恬淡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喜看江上影,依旧白纶巾”以江面倒影和白纶巾的意象作结,可能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投射,表现出他对超脱世俗、保持高洁情操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闲适而又略带孤独的隐居生活。
西风吹我上层楼,千载兴亡逝水流。
数点鸦归江浦晚,一声雁过塞垣秋。
西山排闼来,周遭自环翠。
俗眼少见之,一览忘世味。
平生三径心,盍早赋归计。
纵落尘土居,不与草木敝。
公馀事幽寻,清风拂衣袂。
最喜轩中人,所挹多爽气。
蓬蒿天地宽,万境发诗思。
白云未能閒,时出过窗几。
檐雨听夜语,池草生春媚。
山灵若相知,好风为裂眦。
馀光虽力挽,回次那得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