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丝川练绾金铃,云母空青嵌翠屏。
欲向牵牛观织女,天河西畔望南星。
兔丝川练绾金铃,云母空青嵌翠屏。
欲向牵牛观织女,天河西畔望南星。
这首诗描绘了药房中的一幅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兔丝川练绾金铃”,以兔丝与川练交织,金铃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既柔美又富含生机的画面感。兔丝,常指植物,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柔软与生命力;川练则可能指的是水边的轻纱或流动的水气,增添了一抹灵动与清雅。金铃的加入,为这幅画面添上了几分贵气与生动。
“云母空青嵌翠屏”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意境。云母,一种半透明的矿物,空青则是一种绿色的矿物质,两者镶嵌在翠绿的屏风上,不仅色彩对比鲜明,更寓意着清新脱俗的自然之美与精致典雅的人工艺术的完美融合。翠屏作为背景,既衬托出云母与空青的色彩,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高雅。
后两句“欲向牵牛观织女,天河西畔望南星”,将视线从室内引向了更广阔的宇宙空间。牵牛与织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个著名星座,象征着爱情与忠诚。诗人欲通过观察这两个星座,来寄托自己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将目光投向天河西畔的南星,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含了对远方、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内心情感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仕有职役劳,农有畎亩勤。
优哉分司叟,心力无苦辛。
岁晚头又白,自问何欣欣。
新酒始开瓮,旧谷犹满囷。
吾尝静自思,往往夜达晨。
何以送吾老,何以安吾贫。
岁计莫如谷,饱则不干人。
日计莫如醉,醉则兼忘身。
诚知有道理,未敢劝交亲。
恐为人所哂,聊自书诸绅。
相府念多病,春宫容不才。
官衔依口得,俸料逐身来。
白首林园在,红尘车马回。
招呼新客侣,扫掠旧池台。
小舫宜携乐,新荷好盖杯。
不知金谷主,早晚贺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