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润屋》
《润屋》全文
唐 / 徐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润屋丰家莫妄求,眼看多是与身雠。

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

玉烁火光争肯变,草芳崎岸不曾秋。

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rùn
táng / yín

rùnfēngjiāwàngqiúyǎnkànduōshìshēnchóu

bǎiqínluójiēhuángkǒuhàoshānshǐbáitóu

shuòhuǒguāngzhēngkěnbiàncǎofāngàncéngqiū

zhūménfěnshǔyóudàokōngxīnshīxièlièhóu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

“润屋丰家莫妄求”,表明诗人认为只要家庭和睦、生活安稳,就不应有过多的虚幻追求。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清贫自守的理想。

“眼看多是与身雠”,则是说许多所谓的荣华富贵,最终不过是身外之物,与自己本质无关。这表达了诗人对物欲的淡然和超脱。

接下来的“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更深化了这种思想。百禽指各种动物,它们的嘴都变成了黄色,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而“四皓山居始白头”则是说诗人自己在四皓山中过着隐逸生活,头发才开始变白。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态度。

“玉烁火光争肯变,草芳崎岸不曾秋”,则是描写自然界的美景。玉烁指的是月光,火光可能是指日光或灯光;草芳则是指岸边的花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自然界永恒不变与人类生活易逝的对比。

最后,“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则是说诗人偶尔来到贵族豪门(朱门),在华丽的府邸中(粉署)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些富贵生活有所追求,而仅仅是通过寄送新诗来表达谢意。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和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理想以及对物欲超脱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徐夤

徐夤
朝代:唐   籍贯:福建莆田

徐夤:字昭梦,福建莆田人。登乾宁进士第,授秘书省正字。依王审知,礼待简略,遂拂衣去,归隐延寿溪(现留于绶溪公园,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龙》、《钓矶》二集,诗二百六十五首。 
猜你喜欢

十报恩

山侗五愿报师恩。酒色气财誓不侵。

便把日乌先赶退,次将月兔更牢擒。

月轮重显无圆缺,日色增辉没缩沉。

功满丹成何处去,得超云汉绝阳阴。

(0)

悼鹤

谁折仙禽足,经旬致枉终。

雠宜天与报,恨使我难穷。

风月犹疑惨,园林顿觉空。

殷勤亲起冢,只在草堂东。

(0)

仲女挽诗

荆江春梦断,虞殡夜魂孤。

未及陪宗室,应难祔舅姑。

一时母从子,百岁妇随夫。

此礼缘情制,临风老泪枯。

(0)

腊梅二首·其一

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

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0)

章泉二老歌

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

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

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

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

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

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

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

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

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

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

不烧丹,不学仙。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

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斲丧吾能全。

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

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慇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

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

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0)

雪后暖

先腊梅花谢,不冰溪水流。

早尝春菜饼,暖卸木终裘。

去岁三冬雪,今年百谷秋。

此冬无此瑞,又为老农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