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屋丰家莫妄求,眼看多是与身雠。
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
玉烁火光争肯变,草芳崎岸不曾秋。
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
润屋丰家莫妄求,眼看多是与身雠。
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
玉烁火光争肯变,草芳崎岸不曾秋。
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
“润屋丰家莫妄求”,表明诗人认为只要家庭和睦、生活安稳,就不应有过多的虚幻追求。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清贫自守的理想。
“眼看多是与身雠”,则是说许多所谓的荣华富贵,最终不过是身外之物,与自己本质无关。这表达了诗人对物欲的淡然和超脱。
接下来的“百禽罗得皆黄口,四皓山居始白头”更深化了这种思想。百禽指各种动物,它们的嘴都变成了黄色,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而“四皓山居始白头”则是说诗人自己在四皓山中过着隐逸生活,头发才开始变白。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的态度。
“玉烁火光争肯变,草芳崎岸不曾秋”,则是描写自然界的美景。玉烁指的是月光,火光可能是指日光或灯光;草芳则是指岸边的花草。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自然界永恒不变与人类生活易逝的对比。
最后,“朱门粉署何由到,空寄新诗谢列侯”,则是说诗人偶尔来到贵族豪门(朱门),在华丽的府邸中(粉署)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些富贵生活有所追求,而仅仅是通过寄送新诗来表达谢意。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和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活理想以及对物欲超脱的深刻理解。
谁折仙禽足,经旬致枉终。
雠宜天与报,恨使我难穷。
风月犹疑惨,园林顿觉空。
殷勤亲起冢,只在草堂东。
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
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
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
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
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
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
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
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
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
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
不烧丹,不学仙。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
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斲丧吾能全。
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
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慇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
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
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章泉二老歌》【宋·戴复古】在昔商山传四皓,又闻香山图九老。异乡异姓适同时,争如章泉一家兄弟登耆颐。章泉之上两山下,有地可宫田可稼。伯也早休官,季也相约归林泉。名动京口耕谷口,山中有诗天下传。一生得闲兼得寿,皓首庞眉世稀有。竹隐先生八十三,定庵居士七十九。客从远方来,亦是六十叟。手把一枝梅,奉劝两翁酒。问公何以致遐龄,请翁细说吾细听。不烧丹,不学仙。五行有常数,天所禀赋焉。人生一气统四体,众人斲丧吾能全。要知养生无他术,日多吃饭夜独眠。承翁见教谢翁去,两翁慇勤留我住,是夜醉眠苔竹轩。梦见山灵向我言,翁之所说皆不然。两翁盛德合乎天,天与遐龄五百年。
https://shici.929r.com/shici/6ITP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