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三十里,相送白蘋洲。
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
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
挂帆三十里,相送白蘋洲。
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
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李南申英三同李方伯之任湖广》的第二首,表达了一位朋友即将远行时的深情与不舍。
首句“挂帆三十里”,描绘了友人乘船远行的情景,帆影在水面上划出三十里的距离,预示着离别之远。接着“相送白蘋洲”,点明了送别的地点,白蘋洲上,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情感深厚。
“兰芷无多草,潇湘不忍秋”两句,以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兰芷虽少,却象征着友情的珍贵;潇湘之地,秋意浓重,诗人不忍心看到友人独自面对这样的季节,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不舍。
“罗浮怜合体,江汉恨分流”中,“罗浮”与“江汉”分别代表了两地,诗人想象着友人与自己如同罗浮山中的伴侣,但又不得不面对江汉的分隔,表达了对分离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越鸟衔珠意,长悬黄鹤楼”以越鸟为喻,越鸟思念远方的珠子,象征着友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思念;“长悬黄鹤楼”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即使友人远去,心中的思念仍如黄鹤楼般高悬不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情感真挚动人。
上人出山时,稻穫云水白。
囷仓未云满,已有税租迫。
崎岖走檀施,不畏道里隔。
坐令众浮图,听法无馁色。
尔来闭幽户,此道深自索。
佛法本无多,未悟常自责。
孤云忽南飞,过我江上宅。
信知道人心,不断思想百。
邂逅逢故人,涕泪说艰厄。
驱车更何之,怅望王土窄。
应须屏尘累,问此忘机客。
忧来莫饮酒,酒薄空住鬲。
何时营一丘,伐竹开新陌。
待子田舍成,吾当理轻策。
百川萃南州,水族何磊砢。
其间琴高鱼,初未列楚些。
岂堪陪薧鲜,裁用当殽果。
土人私自珍,千里事封裹。
遂令四方传,噍嚼亦云颇。
俗云琴高生,控鲤宛溪左。
灵踪散如烟,遗鬣尚馀颗。
向来骑鲸人,逸驾尝慕我。
不应当时游,反用此么么。
得非效齐谐,怪者记之过。
彭越小如钱,踪迹由汉祸。
越书载王馀,变化更微琐。
因知天地间,人莫穷物夥。
区区于其中,臆决盖不可。
伪真吾何知,且用慰颐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