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行畏人识,匿名里闾间。
讴吟畅其致,粹然皆道言。
万木不动风,霜天自高寒。
孤鹤何寥寥,来与清气蟠。
琼林匿芜秽,位置将何端。
饮啄但能洁,安庸悲草菅?
砥行畏人识,匿名里闾间。
讴吟畅其致,粹然皆道言。
万木不动风,霜天自高寒。
孤鹤何寥寥,来与清气蟠。
琼林匿芜秽,位置将何端。
饮啄但能洁,安庸悲草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砥行畏人识,匿名里闾间”点明了这位山人的性格特征——他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不求名利,甘愿在乡间默默无闻地生活。接着,“讴吟畅其致,粹然皆道言”描述了他通过歌唱和吟诵来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话语中充满了道家的哲学思想。
“万木不动风,霜天自高寒”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衬托山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即使外界环境严寒,他的心境依旧如万木般坚韧不拔。接下来,“孤鹤何寥寥,来与清气蟠”则以孤鹤的形象象征山人,它在清冷的空气中自由飞翔,表达了山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最后,“琼林匿芜秽,位置将何端。饮啄但能洁,安庸悲草菅?”这几句诗进一步探讨了山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琼林一般纯洁无瑕,远离世俗的污秽。同时,他坚信只要保持内心的纯净,就能超越平凡,不必为世俗的荣辱所困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士形象的塑造,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