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不自名,胜地因人有。
不知今古人,梦寐相反否。
丸丸华子冈,小大俱不朽。
溪山不自名,胜地因人有。
不知今古人,梦寐相反否。
丸丸华子冈,小大俱不朽。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寄题王阮亭西城别墅十三咏(其六)小华子冈》。诗中描绘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思考,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溪山不自名”,以“溪山”为起始,点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但并未赋予其特定的名字,暗示了自然之美无需人为命名,自具其魅力。接着,“胜地因人有”则转而强调了人的存在对于发现和欣赏美景的重要性,即美景虽在,但需要人去发现和感受其价值。
“不知今古人,梦寐相反否”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思。诗人似乎在问: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古今之人是否有着相同的感受?他们的梦境与现实是否一致?这种疑问体现了诗人对人类情感与自然景观之间关系的探索。
“丸丸华子冈,小大俱不朽”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绘。华子冈,作为诗中的具体地点,被描述为“丸丸”,形象生动,仿佛是自然界中一颗小巧而永恒的存在。不论其大小,都展现出不朽的魅力,象征着自然界的恒久与美好,不受时间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类情感与自然之间的深刻思考。陈恭尹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邃洞察。
律纪林钟月,兔魄夜来圆。
彩麟入梦,天教英物出人间。
志气平生浩荡,欲试经纶大手,赞画向名藩。
见说齐瓜熟,鹏路快扶抟。称寿处,歌齿皓,戏衣斑。
辉联甥馆,那堪一笑共团栾。
好看蜚声霹雳,使有蒲轮迎召,催入侍龙颜。
却待功成后,归伴幔亭仙。
望阳生渐布,见梅萼、暖初回。
向雪里、一枝才苞,素艳已占春台。
烟笼半含粉面,透清香、暗触满襟怀。
可惜前村望断,魏林庾岭栽培。皑皑。
嫩蕊清光,凝笑也恁风猥。
但折取行人,途中对酒,不用尊罍。
芬芳正当岁暮,谩休夸桃李苦相催。
早报明年律应,又还依旧先开。
扬休玉色,山立秉鸿枢。圣天子、方有志,会东都。
得真儒。
身佩安危寄,本兵柄,修军政,朝野庆,钧衡任,赖诗谟。
天上麒麟挺,徐卿子,坐肃憸夫。
向六阳时候,佳瑞纪门弧。炳炳阶符。照蓬壶。
看兄枢使,弟元帅,真盛事,世间无。
筹密边烽息,凛羌胡。玉音俞。
伫正三槐位,散膏泽,福寰区。
河如带,山如砺,巩皇图。
金鼎调元远大,中书考,致主唐虞。
想公门桃李,应不弃山樗。愿借嘘枯。
尝闻夏太康,五弟训禽荒。
我后来冬狩,三驱盛礼张。
顺时鹰隼击,讲事武功扬。
奔走未及去,翾飞岂暇翔。
非熊从渭水,瑞翟想陈仓。
此欲诚难纵,兹游不可常。
子云陈羽猎,僖伯谏渔棠。
得失鉴齐楚,仁思念禹汤。
雍熙亮在宥,亭毒匪多伤。
辛甲今为史,虞箴遂孔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