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吹庭树,摵摵鸣未已。
中宵起彷徨,所思在君子。
君子昔言别,二月柳始青。
柳今成枯枝,白露泫以零。
合并良独难,日月行当晚。
自非木石心,谁得不怀远。
凉风吹庭树,摵摵鸣未已。
中宵起彷徨,所思在君子。
君子昔言别,二月柳始青。
柳今成枯枝,白露泫以零。
合并良独难,日月行当晚。
自非木石心,谁得不怀远。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五言古诗《古诗五章奉寄徐南卿邹致和二贤良五首(其一)》描绘了秋夜凉风中的思绪与怀人之情。首句“凉风吹庭树,摵摵鸣未已”,通过凉风摇动树叶的沙沙声,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深夜难以入眠,“中宵起彷徨”,表达了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离别情景:“君子昔言别,二月柳始青。”那时正值早春,柳树新绿,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现在,“柳今成枯枝,白露泫以零”,暗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让人心生哀伤。
诗人感慨道:“合并良独难,日月行当晚。”分离后的重聚不易,如同日夜交替,时间无情流逝。最后两句“自非木石心,谁得不怀远”,直抒胸臆,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表明了人之常情,即使心如木石,也无法抵挡这份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六月银河云影碧,八月银河露华白。
金风微动晚凉生,最觉分明秋七夕。
七夕银河分外明,青天不许片云行。
璇宫夜静支机石,微觉珊珊静有声。
画屏光冷销银烛,案户横斜还络角。
花阴深处倚阑干,罗衣单薄人如玉。
红墙宛转鹊桥秋,知有天涯望远愁。
天际归舟何日到,莫教织女望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