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午嘉平由都返济途中作·其三》
《庚午嘉平由都返济途中作·其三》全文
清 / 李应莘   形式: 古风

数里一更棚,上书护行旅。

视之阒无人,即有亦奚补。

官事成具文,弊端不堪数。

平心究所由,亦有难言苦。

廉俸岂有盈,凡百皆责取。

岂第奉旨甘,兼须活男女。

岂第延宾朋,兼须饱仆圉。

往来盛供张,交游竭资斧。

事事期振兴,其费出何所。

既乏点金术,多事或招侮。

计较成废弛,江河此终古。

寒鸦已归林,行人殊未息。

迟发多戒心,投店反昏黑。

幸有贤主人,殷勤拂尘席。

盘盂进清水,一洗憔悴色。

微风扇纸窗,短檠摇寸碧。

疲马卧不喧,冷月照虚白。

故乡好园亭,觞咏集畴昔。

松菊手自栽,梦魂三载隔。

羁愁遣已难,寒柝况永夕。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庚午年间从京城返回济南的旅程中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揭示了官场中的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如沿途更棚虽设而无实际作用,官事徒有其表,官员们的负担沉重,既要满足上级的命令,又要照顾下属的生活,导致财政耗费巨大。诗人感叹自己缺乏改变现状的能力,只能任由事态恶化,如同江河东流,无法逆转。

在旅途中,诗人体验到艰辛与孤独,天色渐晚,寒鸦归巢,行旅者仍需警惕。幸运的是,偶遇好心的主人,热情款待,让他得以稍作休息,清水、微风和简陋的灯光为他带来一丝慰藉。诗人遥想故乡的美好园亭和昔日的欢聚,心中充满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夜晚的寒柝声更增添了凄凉。

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寓言式的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个人的无奈,展现了清代士人对于官场腐败和民生疾苦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李应莘
朝代:清

李应莘,字稼门,长安人。咸丰丙辰进士,河南候补知府。有《双桐书屋诗剩》。
猜你喜欢

桃源行题赵仲穆画

长城远筑阿房起,黔首驱除若蝼蚁。

谁知别有小乾坤,藏在桃花白云里。

桃花重重间白云,洞门锁住千年春。

男耕女织作生业,版籍不是秦家民。

桑麻鸡犬村村屋,流水门墙映花竹。

无端渔父绿蓑衣,带得黄尘入幽谷。

主人迎客坐茅堂,共话山中日月长。

但见花开又花落,岂知世上谁兴亡。

明朝渔父归城市,回首云山若千里。

再来何处觅仙踪,恨满桃花一溪水。

(0)

后饮酒五首·其三

客从崧少来,贻我招隐诗。

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一笑顾客言,神仙非所期。

山中如有酒,吾与尔同归。

(0)

寒闺

小窗寒意晚来严,瘦玉腰支半臂添。

睡思不堪将茗破,病怀偏觉与香嫌。

间和镜影论心曲,只许炉熏着指尖。

正是扑帘风信紧,为谁轻立到琼檐。

(0)

心香

十二红窗手展迟,眉能为语目通辞。

柔乡福分输卿婿,绝世聪明足我师。

水底更无容藕处,泥中或有见莲时。

丹城一片何由达,愿捧心香拜茂漪。

(0)

浣溪沙·其二北征

匹马轻装事远游。寒霜点点落吴钩。

平沙尽处一回头。

戍垒三更芦管月,战场几度菊花秋。

黄河滚滚向东流。

(0)

清平乐.春夜听雨

小楼灯倦,愁听檐声溅。

隔巷桃花红太贱,瘦尽东风谁怨。

钿车空订归期,锦鸳暗湿香泥。

明日疏帘休卷,春寒燕子来稀。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