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灯倦,愁听檐声溅。
隔巷桃花红太贱,瘦尽东风谁怨。
钿车空订归期,锦鸳暗湿香泥。
明日疏帘休卷,春寒燕子来稀。
小楼灯倦,愁听檐声溅。
隔巷桃花红太贱,瘦尽东风谁怨。
钿车空订归期,锦鸳暗湿香泥。
明日疏帘休卷,春寒燕子来稀。
这首《清平乐·春夜听雨》是清代词人杜文澜的作品,描绘了春夜小楼中寂静的场景。"小楼灯倦"四字,以灯光昏黄、人心疲惫暗示深夜静谧,也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愁听檐声溅",通过雨打屋檐的声音,渲染出一种愁绪,仿佛雨滴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隔巷桃花红太贱,瘦尽东风谁怨",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桃花比喻为被风雨摧残的女子,暗示春天的凋零和主人公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瘦尽东风",东风象征着时光流逝,表达了词人对青春不再的无奈与自怜。
下片进一步深化情感,"钿车空订归期,锦鸳暗湿香泥",借钿车空置和锦鸳沾湿,寓言了主人公期待的落空和爱情的失落。"明日疏帘休卷",表达出词人决定不再去期待,打算独自面对春寒与稀疏的燕子,流露出更深的孤独和心灰意冷。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听雨时的感伤情绪,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变迁和情感失落的深刻体验。
一径过寒竹,所知三两僧。
自怜入山浅,孤立本无朋。
经年一会面,危坐拥寒灰。
绝胜对馀子,一朝来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