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极应千里,人家自一村。
客帆何处落,邻碓隔烟闻。
山自秋来瘦,江从雨后浑。
平生幽独意,为客却销魂。
望极应千里,人家自一村。
客帆何处落,邻碓隔烟闻。
山自秋来瘦,江从雨后浑。
平生幽独意,为客却销魂。
这首《晚眺》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傍晚景象。
首联“望极应千里,人家自一村”,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视野与孤独的居住环境。诗人站在高处远眺,似乎能望到千里之外,然而在如此广阔的天地间,只有一个小村庄点缀其中,显得格外孤单。
颔联“客帆何处落,邻碓隔烟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远处的船只飘忽不定,不知何时才能停靠岸边;近处的石磨声透过轻烟传来,仿佛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更显出四周的寂静与空旷。
颈联“山自秋来瘦,江从雨后浑”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秋天的山峦因季节变换而显得更加清瘦,雨水过后,江水变得浑浊,这些细节都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深度。
尾联“平生幽独意,为客却销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一生中习惯了孤独,但此刻作为客人,反而感到心神俱疲,似乎连平时的幽独也变得难以承受。这一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景物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深刻。
综上所述,《晚眺》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还蕴含了其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孤独、时间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马祖接得大雄峰,一喝当机三日聋。
近来丛林无此作,多是活埋文字中。
君不见鬻薪客,特石坠腰供七百。
一字不能人为书,继续衣盂是伊得。
又不见周金刚,满车载疏游南方。
纸灯忽灭眼睛出,白棒一挥吾道昌。
玄中人,甚眼目,指金成鍮石作玉。
圣凡命在渠手中,凛凛威风谁敢触。
直得如斯未称渠,尔曹何苦犹贪书。
是间纵得不为贵,天外出头方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