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寅秋日予客金陵景尚道兄出宰栗阳正欲趋贺忽有王师入镇予随之归岭欲乞路费于知己用寄此什》
《甲寅秋日予客金陵景尚道兄出宰栗阳正欲趋贺忽有王师入镇予随之归岭欲乞路费于知己用寄此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福星万里到金陵,咫尺穷途未可迎。

忽有归帆随铁马,旋思舟麦送金经。

祇园不藉衔环报,清俸还知好义轻。

得入罗浮高处望,千秋犹记此时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金陵,面对突然的变化与挑战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责任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联“福星万里到金陵,咫尺穷途未可迎”,以“福星”比喻友人或贵人的到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即将到达金陵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当前处境的艰难与无奈。“咫尺穷途未可迎”则透露出诗人虽心怀欢迎之意,但现实中的困境却难以克服,预示着接下来将面临的挑战。

颔联“忽有归帆随铁马,旋思舟麦送金经”,通过“归帆”与“铁马”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与军队的到来,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变化。诗人由友人的到来联想到舟船与粮食,进而想到了传递佛法的金经,体现了他对友情、物质生活以及精神信仰的重视。

颈联“祇园不藉衔环报,清俸还知好义轻”,借用了佛教故事中的“祇园”与“衔环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道义的坚守,即使在困难面前也不愿违背内心的信念。同时,“清俸还知好义轻”强调了诗人即便在清贫的生活中,也愿意为了道义而轻视物质利益,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尾联“得入罗浮高处望,千秋犹记此时情”,诗人想象自己能够站在罗浮山的高处远眺,回顾这一时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以及对当下复杂情感的深刻记忆。这既是对友情与理想的向往,也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变故时的复杂心理,以及对友情、道义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留宿罗源西峰寺示辉上人

一宿西峰寺,尘烦暂觉清。

远林生夕籁,高阁起钟声。

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虽云殊出处,聊与说无生。

(0)

奉陪李大夫九日宴龙沙

邦君采菊地,近接旅人居。

一命招衰疾,清光照里闾。

去官惭比谢,下榻贵同徐。

莫怪沙边倒,偏沾杯酌馀。

(0)

木芙蓉

本自江湖远,常开霜露馀。

争春候秾李,得水异红蕖。

孤秀曾无偶,当门幸不锄。

谁能政摇落,繁綵照阶除。

(0)

谢刘相寄天柱茶

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

偷嫌曼倩桃无味,捣觉嫦娥药不香。

惜恐被分缘利市,尽应难觅为供堂。

粗官寄与真抛却,赖有诗情合得尝。

(0)

春日寓怀

幽拙未谋身,无端患不均。

盗憎犹念物,花尽不知春。

井邑常多弊,江山岂有神。

犍为何处在,一拟吊埋轮。

(0)

影灯夜二首·其一

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

此日将军心似海,四更身领万人游。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