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无题三首·其一》
《无题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陈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薄宦受风梗,还家归岫云。

行人与乔木,老色竟平分。

末路惭周朴,穷交有墨君。

看渠绶若若,千骑诧乡枌。

(0)
翻译
我这个微小的官职如同风中的梗,回家后就像归隐山间的云。
行走在路上的人和高大的树木,岁月的痕迹同样明显。
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我感到惭愧,像周朴那样质朴无华,穷困时还有挚友相伴。
看着他那随风飘动的官绶,千骑簇拥的场面让乡亲们惊讶不已。
注释
薄宦:微小的官职。
梗:比喻不显赫的地位。
岫云:山间的云,象征隐居生活。
行人:在路上行走的人,指诗人自己。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岁月的沧桑。
末路:人生的晚年或困境。
周朴:人名,这里借指质朴无华。
穷交:贫困时的朋友。
渠:他,指前文提到的朋友。
绶若若:形容官绶随风飘动的样子。
乡枌:乡间的树木,代指家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无题三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漂泊生涯和归隐之心。"薄宦受风梗"表达了他因官职卑微而像风中的梗草般飘摇不定,"还家归岫云"则象征着回归自然,如山间云雾般自由自在。接下来,诗人感慨自己年华老去,"行人与乔木,老色竟平分",暗示了岁月无情,人与自然界的乔木一样,都在岁月的侵蚀下显露出苍老之色。

"末路惭周朴"一句,诗人以周朴自比,周朴是唐代隐士,诗人在这里表示在人生的晚期感到惭愧,未能像周朴那样淡泊名利。"穷交有墨君"则表达了对那些贫困时仍能坚守友情的朋友的感激之情,"墨君"可能指的是以墨为伴,清贫却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两句"看渠绶若若,千骑诧乡枌"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场景,诗人想象那些富贵之人看到他虽官微但归乡时,可能会惊讶于他的朴素,"渠"指代诗人自己,"绶若若"形容官服简朴,"千骑诧乡枌"则夸张地写出乡亲们对于他归乡的惊奇,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眼光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造

陈造
朝代:宋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猜你喜欢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其六十

简斋绝句天为笑,旋到调羹鼎伴来。

只合拜梅为座主,画梅且尔况真梅。

(0)

赵佗疑冢

漫说曹瞒七十馀,老佗疑冢更模糊。

不知禹葬会稽处,也有累累如许无。

(0)

菖蒲观觉真寺

千载仙居已渺茫,道山佛屋自相望。

春花秋草年年事,却作游人歌舞场。

(0)

浴日亭

亭倚蓬莱几许高,下临无地有惊涛。

坡仙想得江山助,八语端为天下豪。

(0)

西竺山广果寺

小桥横绝两峰环,白日松风为掩关。

天半楼台矗金碧,直疑海上普陀山。

(0)

十贤祠

晋唐相望已千年,香火如今数十贤。

不见古人空再拜,祠堂西去有贪泉。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