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受风梗,还家归岫云。
行人与乔木,老色竟平分。
末路惭周朴,穷交有墨君。
看渠绶若若,千骑诧乡枌。
薄宦受风梗,还家归岫云。
行人与乔木,老色竟平分。
末路惭周朴,穷交有墨君。
看渠绶若若,千骑诧乡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无题三首(其一)》。诗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漂泊生涯和归隐之心。"薄宦受风梗"表达了他因官职卑微而像风中的梗草般飘摇不定,"还家归岫云"则象征着回归自然,如山间云雾般自由自在。接下来,诗人感慨自己年华老去,"行人与乔木,老色竟平分",暗示了岁月无情,人与自然界的乔木一样,都在岁月的侵蚀下显露出苍老之色。
"末路惭周朴"一句,诗人以周朴自比,周朴是唐代隐士,诗人在这里表示在人生的晚期感到惭愧,未能像周朴那样淡泊名利。"穷交有墨君"则表达了对那些贫困时仍能坚守友情的朋友的感激之情,"墨君"可能指的是以墨为伴,清贫却志同道合的朋友。
最后两句"看渠绶若若,千骑诧乡枌"描绘了一幅想象中的场景,诗人想象那些富贵之人看到他虽官微但归乡时,可能会惊讶于他的朴素,"渠"指代诗人自己,"绶若若"形容官服简朴,"千骑诧乡枌"则夸张地写出乡亲们对于他归乡的惊奇,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眼光的淡然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淡泊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