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赵佗疑冢》
《赵佗疑冢》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漫说曹瞒七十馀,老佗疑冢更模糊。

不知禹葬会稽处,也有累累如许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àotuózhǒng
sòng / fāngxìn

mànshuōcáománshílǎotuózhǒnggèng

zhīzànghuìchùyǒulèilèiyàn

翻译
别提曹操已经七十多岁了,他的疑冢更是让人难以分辨。
连大禹的陵墓在会稽何处都不知道,那里恐怕也有众多的坟冢同样密集。
注释
曹瞒:曹操的字,这里指代曹操。
七十馀:七十多岁。
老佗:即华佗,古代著名的医生。
疑冢:古人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掘而设立的假坟。
模糊:不清楚,难以辨认。
禹: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
葬:埋葬。
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累累:形容坟冢众多。
如许:如此,这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所作,名为《赵佗疑冢》。诗中通过对曹操和赵佗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生平及其遗迹的迷惘与思考。

“漫说曹瞒七十馀”,这里的“曹瞒”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曹操,“七十馀”则是形容其墓地在岁月流转中渐渐模糊不清。诗人通过这个描写,表达了时间对历史人物遗迹的侵蚀。

“老佗疑冢更模糊”,“老佗”指的是赵佗,这里使用“疑冢”来形容赵佗墓地的位置已经不明确,甚至连是否存在都成为了一个谜。诗人用这个意象强调了历史记忆的淡薄和遗忘。

“不知禹葬会稽处”,这里提到的“禹”是指古代圣王大禹,即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后世尊为“大禹”。诗中说不知道他的墓地在哪里,反映了对远古历史人物的无知和神秘感。

“也有累累如许无”,这个句子表达了即使对于那些确实存在过的历史遗迹,也是纷繁复杂,难以辨识。这里的“累累”形容墓地众多,接下来的“如许无”则是在强调这些古老遗迹在今天看来都是模糊不清,不可捉摸。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历史人物墓地的描写和思考,展现了时间流逝与历史记忆消退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过去的无尽追寻。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招隐三章赠李洋·其三

云气吐吞兮天目之腹,乳潭沉沉兮鸭潭煜煜。

徐伍朝往而暮来兮双碧鹿,可挽而舞兮侑以天风步虚之曲。

子其隐乎,吾与子兮莳菊。

(0)

寿程宰·其三

回翁十日前,先脱老鹤胎。

拍手浮玉顶,君骑凤凰来。

相逢说长生,一笑榴花开。

(0)

古意谢崔扬州辟·其七

梧桐生高冈,上有朝阳枝。

凤从南方来,览煇而下之。

一鸣寒暑平,再鸣风雨时。

啾啾百鸟群,振翼长追随。

(0)

酬吴教程丞

六花结阵护轻寒,缓带西风夹谷坛。

破竹正期多算胜,把萸何暇半酣看。

声驱黑祲千山卷,气摄黄河一夜乾。

识得天津裴度面,人心已作太山安。

(0)

奉使燕山回早行书事

露满中庭月满天,秋来怀抱转悽然。

客程恨不日千里,归思乱如云一川。

故国伤心那忍说,遗民望眼几回穿。

当家旧事堪垂泪,海上看牛十五年。

(0)

垂去

凤凰知细德,鸥鸟识机心。

物理固如此,世情非特今。

足缨清与浊,厉揭浅和深。

觉破从前梦,长歌月满襟。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