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竺山广果寺》
《西竺山广果寺》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小桥横绝两峰环,白日松风为掩关。

天半楼台矗金碧,直疑海上普陀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西zhúshān广guǎngguǒ
sòng / fāngxìn

xiǎoqiáohéngjuéliǎngfēnghuánbáisōngfēngwèiyǎnguān

tiānbànlóutáichùjīnzhíhǎishàngtuóshān

注释
小桥:连接山峰的小桥。
绝:横跨。
环:环绕。
白日:白天。
松风:松树间的风。
掩关:关闭门户。
天半:半空中。
楼台:楼阁。
矗:矗立。
金碧:金色和碧绿。
普陀山:佛教圣地,此处比喻壮丽的景象。
翻译
一座小桥横跨在两座山峰之间,周围被松林的清风环绕,仿佛是门户紧闭。
半空中楼阁闪烁着金色和碧绿的光芒,让人直觉以为这是海上的普陀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小桥、两峰和楼台等元素,展现了西竺山广果寺的秀美景色。首句“小桥横绝两峰环”,设置了一个幽静而闭塞的环境,小桥似乎是连接外界与这片山谷之间的唯一通道,两峰环抱,既是自然景观,也隐含着一种包容之意。

次句“白日松风为掩关”则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白日指的是明媚的阳光,松风则是清新的山风,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片宁静祥和的氛围,仿佛自然之手轻轻地为这座山谷拉上了帷幕。

第三句“天半楼台矗金碧”中,“天半楼台”指的是位于半山腰上的楼阁,它直插云霄,显得格外壮丽。楼台的建筑风格被形容为“矗金碧”,金碧二字既描绘了楼台的辉煌与坚固,也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末句“直疑海上普陀山”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开阔的想象空间。诗人通过对比,将这座楼台或整个广果寺的景致,直接联系到了佛教圣地——普陀山。而“直疑”二字表达了一种惊叹之情,同时也强调了山中楼台与海上普陀山在精神层面上的相通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建筑风格的赞美,展现了作者方信孺对于西竺山广果寺这一道教圣地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宗教精神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次韵和王敏仲望祝融峰四首·其一

独立千秋浑不倚,排虚直上似无根。

履穿尚恐高难及,磴滑犹应险可扪。

(0)

入鄢陵界

马蹄腾踏去如流,雨止车尘凝不浮。

驿道夷平桑柘美,人言从此属皇州。

(0)

一茎青竹初出水,数个黄蜂占作窠。

(0)

次韵和君贶会赵叔平少师

黄发逍遥并旧臣,燕閒加意占先春。

成龙天外惟三友,积雪筵中止数人。

昔日荐才闻最课,当年诵赋得魁伦。

会须共作游河侣,五老星飞事更新。

(0)

思佳客

东壁谁家夜捣砧。荆江流滞客偏闻。

三三五五潇湘雁,飞尽南云入北云。

人独自,月黄昏。青镫红蕊落缤纷。

野篁谩白秋萧索,无雨无风也闭门。

(0)

题画竹·其三

直节老欲枯,初篁瘦而劲。

祖孙知几传,不改君子性。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