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安期宅一区。
屐齿苔痕犹故迹,霓旌鸾佩已清都。
元戎解领三千骑,胜日来寻九节蒲。
万壑松风和涧水,鸣琴漱玉自相娱。
南中道是岛夷居,也有安期宅一区。
屐齿苔痕犹故迹,霓旌鸾佩已清都。
元戎解领三千骑,胜日来寻九节蒲。
万壑松风和涧水,鸣琴漱玉自相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南中道是岛夷居",开篇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也有安期宅一区"则透露出古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憧憬。
接下来的两句"屐齿苔痕犹故迹,霓旌鸾佩已清都"中,"屐齿苔痕"形象地描绘出一片被自然侵蚀的遗迹,而"霓旌鸾佩已清都"则以对比的手法突显出古人对于纯净精神世界的追求。
诗人随后写道:"元戎解领三千骑,胜日来寻九节蒲。"这里,"元戎"一词用得极为精妙,它既可理解为军队的整齐,又暗示着自然界中生物生长的有序性,而"三千骑"则是对力量与壮观的一种表达。紧接着的"胜日来寻九节蒲",则是一幅画面上的静谧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末两句"万壑松风和涧水,鸣琴漱玉自相娱"是对前文意境的进一步升华。"万壑松风"构建出一幅宏大而平和的山林景观,而"和涧水"则是对自然界中水声的一种描绘,通过声音来强化画面的感染力。至于"鸣琴漱玉自相娱",则展示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的心境,他以琴声洗涤心灵,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清净心灵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其语言平实而不失丰富,意境深远而又生动,是一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之作。
芳年多美色,丽景复妍遥。
握兰唯是旦,采艾亦今朝。
回沙溜碧水,曲岫散桃天。
绮花非一种,风丝乱百条。
云起相思观,日照飞虹桥。
繁华炫姝色,燕赵艳妍妖。
金鞍汗血马,宝髻珊瑚翘。
兰馨起縠袖,莲锦束琼腰。
相看隐绿树,见人还自娇。
玉柱鸣罗荐,磲碗泛回潮。
洛滨非拾羽,满握讵贻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