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传昔赋,出蓟表前闻。
灞陵忽回首,河堤徒望军。
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
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
登楼传昔赋,出蓟表前闻。
灞陵忽回首,河堤徒望军。
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
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首句“登楼传昔赋”,点明了地点和行为,暗示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回顾往昔,抒发情感。接着,“出蓟表前闻”一句,可能是指诗人回忆起从前在蓟地的经历,或是听到关于蓟地的故事,引出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灞陵忽回首,河堤徒望军。”这两句通过“回首”和“望军”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眷恋以及对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的思念。灞陵和河堤都是历史上的重要地点,这里被赋予了更深的情感色彩,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
“兹焉聊回眺,极目杳难分。”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暂时放下思绪,回望四周的景象,试图从远方的景色中找到一丝安慰。然而,眼前的景色却难以分辨,或许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困惑。
“一水斜开岸,双城遥共云。”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一条弯曲的河流与岸边形成斜线,两座遥远的城市与天空中的云朵相映成趣。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楼远眺所见之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骚客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
借问中朝,谁得似、相公勋旧。
记前日、风云惨淡,雷霆奔走。
万里野烟空绿树,旌旗莫捲熊罴吼。
便挺身、飞出虎狼群,人能否。元自有,谈天口。
初不负,经纶手。更诗书万卷,文章星斗。
乐圣衔杯应暂耳,不妨桐院闲清昼。
愿寿杯、青与北山松,俱长久。
才得相从,还有此行,难合交错。
公馀颇喜新凉,杖屦频承谈益。
白衣苍狗,不如付与无心,到头谁是真功业。
天地尽知音,足清风明月。应惜。
枯罢未脱,疮痍鞍马,不嫌驱役。
笔底清霜,隐隐已沾鬓发。
秋风万里,飘飖老鹘抟空,鹪鹩尺鴳甘沈没。
开岁待君来,满江南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