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相因寒事催,绕篱疏菊又花开。
霜晴日淡虚庭里,多少清香透入来。
代谢相因寒事催,绕篱疏菊又花开。
霜晴日淡虚庭里,多少清香透入来。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在霜晴日淡的庭园中盛开的情景。诗人以“代谢相因寒事催”开篇,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循环规律联系起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接着,“绕篱疏菊又花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菊花在篱笆边孤独而坚韧地绽放的景象,体现了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
“霜晴日淡虚庭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霜后的晴天使得光线柔和而淡雅,庭院显得空旷而幽静。这样的背景为菊花的盛开提供了绝佳的舞台,也烘托出了菊花的高洁与脱俗。
最后一句“多少清香透入来”,不仅描绘了菊花散发出的阵阵香气,还暗含了诗人对这种香气的喜爱与赞美。这股清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气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高洁、清雅的精神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盛开场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池开新白遍天涯,未许东风擅一家。
苍桂丛中苍桂树,碧莲峰里碧莲花。
波光分破湖千顷,云影斜飞水一洼。
待著栏干横浅绿,浮萍开处见鱼虾。
醉我一壶玉,了此十分秋。
江涛还此,当日击楫渡中流。
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
天地几今夕,举白与君浮。旧黄花,新白发,笑重游。
满船明月犹在,何日大刀头。
谁跨扬州鹤去,已怨故山猿老,借箸欲前筹。
莫倚阑干北,天际是神州。
畴昔夏之夜,百虫无不鸣。
侵寻迫秋杪,惟有蟋蟀声。
微物乏巨喙,寒翅厉酸清。
露将化为霜,欲鸣声不成。
瓦石有深缝,缄默逃汝生。
不然且立死,焉问懒妇惊。
天地布肃令,讵别物重轻。
岂惟蝼蚁蛰,神龙亦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