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北邙山》
《北邙山》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古风

北邙之山何其高,春雨年年生野蒿。

山上古坟纷莫数,岁远年深不知主。

墓道之碑多不存,空见石羊兼石虎。

只今山下多新阡,曾见何人挂纸钱。

松楸麦饭古来重,此事惟属儿孙贤。

因经北邙山,高歌空感慨。

漳河隔岸是西陵,陵前松柏今安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邙山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生死无常以及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句“北邙之山何其高”,以“何其高”三字开篇,直接点出北邙山的巍峨形象,引人遐想。接着“春雨年年生野蒿”,描绘了北邙山在春雨滋润下,野草丛生的自然景象,暗含时间流逝、万物更迭之意。随后,“山上古坟纷莫数,岁远年深不知主”,通过描述古坟众多而年代久远,主人身份不明,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墓道之碑多不存,空见石羊兼石虎”,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墓碑的消失,石羊石虎作为陪葬品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永恒的对比。接下来,“只今山下多新阡,曾见何人挂纸钱”,通过对比新旧坟墓,反映了生命轮回的现实,以及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怀念与祭奠。

“松楸麦饭古来重,此事惟属儿孙贤”,提到古代重视松树、楸树与麦饭作为祭品的传统,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后辈应承担起缅怀先人的责任。最后,“因经北邙山,高歌空感慨”,诗人经过北邙山时,虽高歌以抒发情感,但内心仍充满感慨,表达了对生命、历史与亲情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北邙山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生命、家族传承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题云州老人刘寿云诗卷·其一

云州州在万山间,万骑年年来往喧。

独向白云深处住,不知人世有高轩。

(0)

季长弟由国子生除侍仪舍人喜赋二首·其一

成均高选典宸仪,便佩金鱼服紫衣。

自昔朝廷崇礼乐,从今门户益光辉。

肃班胪唱严丹陛,列侍官联接紫微。

坐想慈闱占鹊喜,遥瞻原上鹡令飞。

(0)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其九

榜题仁寿睿思东,星列钩陈绣阁重。

中使三时羞玉食,地凉不用暑衣供。

(0)

是年五月扈从上京宫学纪事绝句二十首·其四

镂花香案错琳璆,金瓮蒲萄大白浮。

群玉诸山环御榻,瑶池只在殿西头。

(0)

钦承制书追封曾祖妣方夫人鄱阳县君作·其一

每惭不学忝曾孙,幸拜貤恩及九原。

乡国君封兰检绚,里闾母范柏舟存。

百年先志赍长夜,今日天光照一门。

南望故阡鄱水上,白虹隐隐拥鱼轩。

(0)

九月十七日承诏篆追号明庙玺文锡宴中书有衣币之赐

隆号先朝并两仪,诏新玺绂似生时。

俯摹苍颉星辰象,仰写重华霜露思。

天派千年皇统正,卿云五色采毫摛。

金泥玉检人文炳,拜手惟歌湛露诗。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