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之山何其高,春雨年年生野蒿。
山上古坟纷莫数,岁远年深不知主。
墓道之碑多不存,空见石羊兼石虎。
只今山下多新阡,曾见何人挂纸钱。
松楸麦饭古来重,此事惟属儿孙贤。
因经北邙山,高歌空感慨。
漳河隔岸是西陵,陵前松柏今安在。
北邙之山何其高,春雨年年生野蒿。
山上古坟纷莫数,岁远年深不知主。
墓道之碑多不存,空见石羊兼石虎。
只今山下多新阡,曾见何人挂纸钱。
松楸麦饭古来重,此事惟属儿孙贤。
因经北邙山,高歌空感慨。
漳河隔岸是西陵,陵前松柏今安在。
这首诗描绘了北邙山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历史变迁、生死无常以及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
首句“北邙之山何其高”,以“何其高”三字开篇,直接点出北邙山的巍峨形象,引人遐想。接着“春雨年年生野蒿”,描绘了北邙山在春雨滋润下,野草丛生的自然景象,暗含时间流逝、万物更迭之意。随后,“山上古坟纷莫数,岁远年深不知主”,通过描述古坟众多而年代久远,主人身份不明,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逝去生命的感慨。
“墓道之碑多不存,空见石羊兼石虎”,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墓碑的消失,石羊石虎作为陪葬品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永恒的对比。接下来,“只今山下多新阡,曾见何人挂纸钱”,通过对比新旧坟墓,反映了生命轮回的现实,以及人们对于逝去亲人的怀念与祭奠。
“松楸麦饭古来重,此事惟属儿孙贤”,提到古代重视松树、楸树与麦饭作为祭品的传统,强调了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后辈应承担起缅怀先人的责任。最后,“因经北邙山,高歌空感慨”,诗人经过北邙山时,虽高歌以抒发情感,但内心仍充满感慨,表达了对生命、历史与亲情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北邙山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生命、家族传承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逝去生命的哀思与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