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何堪砺,蜗涎谩自缠。
沈冥辟邪古,羞涩望夫妍。
神物须清鉴,灵根属小年。
金舆曾共侍,千载忆甘泉。
牛角何堪砺,蜗涎谩自缠。
沈冥辟邪古,羞涩望夫妍。
神物须清鉴,灵根属小年。
金舆曾共侍,千载忆甘泉。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代石答五首》中的第三首,以石头自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独立、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首联“牛角何堪砺,蜗涎谩自缠”,以牛角和蜗涎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外界环境的艰难与束缚,暗示了诗人面对世事的坚韧与不屈。牛角难以被磨砺,蜗涎自顾自地缠绕,象征着诗人不愿妥协、不愿被世俗所改变的决心。
颔联“沈冥辟邪古,羞涩望夫妍”,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独立精神。沈冥,意指深沉、隐秘,辟邪古则暗示了诗人坚守正道、不畏邪恶的品质;羞涩望夫妍,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保持了谦逊的态度,不因追求而失却自我。
颈联“神物须清鉴,灵根属小年”,将主题升华至更高层面。神物需要清澈的镜子来映照,灵根属于年轻的生命,意味着真正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内心的纯净与活力,而非外在的权势或年龄。这不仅是对石头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期许。
尾联“金舆曾共侍,千载忆甘泉”,以金舆侍奉、甘泉回忆为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高位,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金舆象征权力与荣华,甘泉则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这一联体现了诗人既追求卓越,又不忘本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石头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独立不羁、坚守正道、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理想生活和美好过去的深切怀念。
别来几度秋风,数千里外还重遇。
虚斋画掩,厌厌多病,赖君看护。
鹅鸭比邻,鱼虾市井,拟留余住。
被催人天上,除书一纸,又催过、江南去。
一夜扁舟风雨。
问谁知、此时情绪。
明朝回首,荒城古塔,离亭高树。
点检囊中,锦*半是,秋岩佳句。
待从今,且把新词阁起,共何人赋。
眼底交游,十载被、江湖相隔。
尝记得、道庵人静,纵谈朝夕。
纸上云烟随散落,毫端风雨何休息。
甚这回相见便苍颜,都非昔。
中年别,真堪惜。
生辰会,谁曾必。
看西风摇动,可人词笔。
天上桂华香近也,此杯再要和君吸。
恨抗尘走俗太忙生,无间日。
风雨惊春暮。
恨天涯、留春未办,却留余住。
时序匆匆催老大,又早飞花落絮。
算禁得、清明几度。
试倚危栏西北望,但接天烟水无重数。
空目断,故山路。
先茔松柏谁看护。
想东风、杯盘萧然,饥鸟啼树。
便做松江都变酒,醉里眉头休聚。
万里南来缘底事,也何须、杜宇声声诉。
千百计,不如去。
自中年以去,觉岁月、疾如流。
渐鬓影萧萧,人情草草,世事悠悠。
言归几曾归去,向高沙、一度一年秋。
未要清云著脚,且簪黄菊盈头。
五湖烟月一扁舟。
仿佛凤麟洲。
但乘兴而吟,吟而须醉,醉则才休。
余生本来疏懒,更忘机、鸥鸟苦相留。
不是旧游情厚,梦魂不到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