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言公井》
《言公井》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寥寥武城宰,遗井虞山阴。

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

艺囿自可灌,道源谁复寻。

弦歌听已歇,瓶绠看还沉。

无为渫弗食,恻恻起叹音。

一瓢乐未改,庶几回也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言公井》,通过对武城宰遗井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者德行与智慧的敬仰以及对后人未能深入探寻和承继这些美德的感慨。

首句“寥寥武城宰”,寥寥数语点出井的主人曾是武城地方的官员,其人虽已不在,但井的存在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次句“遗井虞山阴”进一步描绘了这口井的位置,位于虞山之阴,显得静谧而深远。

“千载汲未竭,九仞功应深”两句赞美了古人的深厚德行和卓越贡献,即使岁月流转,这口井仍然供人汲取,象征着他们的精神犹如深井,永不枯竭。接下来,“艺囿自可灌,道源谁复寻”暗示了古人留下的艺术和道德源泉,后世之人似乎并未充分发掘和传承。

“弦歌听已歇,瓶绠看还沉”通过“弦歌”和“瓶绠”的意象,描绘了井边往昔的热闹与现今的寂静,表达了一种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失落感。“无为渫弗食,恻恻起叹音”表达了诗人对后人不珍惜前人遗产的惋惜,以及内心的悲凉叹息。

最后两句“一瓢乐未改,庶几回也心”寄寓了希望,尽管世事变迁,但如能从这口井中汲取到快乐和智慧,或许能激发人们回归淳朴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井为载体,寓言深刻,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高启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呼唤。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纪赐四十首·其二十九己夘春以病在告上疏乞归值圣体违和旋即万福再赐万喜金字白金文绮于私第拜恩

春朝华祝动仙班,寂寞词臣尚闭关。

七日曾疑游帝所,一春全未睹天颜。

簪符已奉期门送,金帛还从卧阁颁。

长使圣躬承昊贶,归山魂梦亦应閒。

(0)

北楼口留别许参戎

扰扰烟尘际,离觞对晚晖。

悲风嘶去马,落叶上征衣。

野烧临河断,寒沙带雪飞。

愿君思灭寇,慷慨振军威。

(0)

咏怀十首·其三

火用在得薪,才用在识真。

随宜作蛰跃,龙德乃全身。

伟哉嵇叔夜,浊世清粼粼。

凶尤竟不免,好善而闇人。

闇人动有累,幽愤何由申。

哲愚亦惟戾,千载为悲辛。

苏门先发蔀,见几如入神。

(0)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

残花残木总精神,才见寅年一日春。

柳态美如新栉发,山容亲似远归人。

閒追老衲三馀辈,更踏冰池五六巡。

江郭早须骑马出,旋呼稚子觅头巾。

(0)

送杨吉父伍念父乡试二首·其二

友声相唤出河津,伐桂丁丁向月轮。

大有少年那薄幸,姮娥须惜老成人。

(0)

达公舟中同本如明府喜月之作

世外人应见面难,一灯高兴石门残。

生波入槛浮春浅,细雨横舟湿夜寒。

彼岸似闻风铎语,此心如傍月轮安。

不知天上婆娑影,偏照恒河渡宰官。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