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林寻香不见,对花写貌失真。
痴人鼻孔无辨,俗子毫端有尘。
绕林寻香不见,对花写貌失真。
痴人鼻孔无辨,俗子毫端有尘。
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短篇古体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个人修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绕林寻香不见,"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追求美好事物却又难以捕捉到的感慨。这里的“香”可以理解为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而非单纯的花香。通过“绕林”的动作,展现出一种探索与寻觅的过程。
"对花写貌失真。" 这句话则是说在观察花卉时,即便想描摹其容颜,也往往难以捕捉到它们真正的美。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法完全复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文学创作中的困境——如何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事物的真实面貌。
"痴人鼻孔无辨," 这里“痴人”指的是那些对世间纷争漠不关心的人,他们的感官(以鼻孔为喻)似乎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于世人只知追逐物欲而忽略精神世界的批评。
"俗子毫端有尘。" “俗子”指的是那些只关注世俗事务的人,而“毫端有尘”则象征着他们的心灵被尘世的杂念所蒙蔽。这一句与前一句相呼应,共同描绘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看法。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美景与人类精神世界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也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周围环境的深刻观察。
宝槛凌云结绮高,小奁争巧暮分曹。
春葱细撚龙香拨,秀颈偏明逻逤槽。
牛既写形呈粔籹,马军驰酒送蒲萄。
泪珠散作人间露,最觉更阑润锦绦。
屏居倦烦促,约此尘外游。
于我快两目,云谁翻百忧。
苍山东北秀,野水西南浮。
平生林壑心,今老此一丘。
悲风入丛薄,扫迹瓜芋畴。
高树未摇落,鼎鼎弥道周。
感此节物化,淟涊何当休。
幻事涉苦海,禅心得中州。
徙倚到无言,风铃声更幽。
新诗出肺腑,明月非暗投。
终篇不及酒,似非我一流。
愿为灵泉去,醉语看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