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层岚玉作皴,俯临千丈耸嶙峋。
渔人尚集寒潭网,高士方收野艇纶。
独上崇崖聊纵目,何妨薄冷足怡神。
孤舟蓑笠由来惯,生面羊裘此富春。
峭壁层岚玉作皴,俯临千丈耸嶙峋。
渔人尚集寒潭网,高士方收野艇纶。
独上崇崖聊纵目,何妨薄冷足怡神。
孤舟蓑笠由来惯,生面羊裘此富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山水画卷。首句“峭壁层岚玉作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石的纹理,仿佛是用玉石雕琢而成,展现出山峦的雄伟与细腻。接着,“俯临千丈耸嶙峋”一句,通过高度的视角转换,展现了山峰的峻峭与挺拔,千丈之高,嶙峋之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渔人尚集寒潭网,高士方收野艇纶”两句,将画面转向了水边,渔人在寒冷的潭水中捕鱼,高士则在岸边整理着自己的钓具,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独上崇崖聊纵目,何妨薄冷足怡神”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他独自登上高崖,放眼远望,不惧寒冷,心境宁静,从中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最后,“孤舟蓑笠由来惯,生面羊裘此富春”两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孤舟独行的画面,船夫头戴蓑笠,身穿羊裘,这是对古代渔夫或隐士生活状态的生动写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雅致的山水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