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烛下书怀呈郡中诸公》由明代诗人李德丰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大易垂圣训,括囊慎灾愆”引经据典,以《周易》的教诲为指导,强调谨慎行事的重要性。接着“丰也伤弓翮,三复玩斯编”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受伤的鸟,反复阅读经典以求自我疗愈。诗人对明德的怀念与未能充分表达的遗憾交织,流露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伸纸展微吟,羞涩愧巴笺”描绘了诗人写作时的谦逊与自我审视,面对纸笔,既感到兴奋又感到羞愧。回忆起少年时的勤奋与被认可,与如今的懒惰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时散松间帙,稍慰竹下眠”展现了诗人闲暇时的自然生活状态,通过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寻求心灵的慰藉。对同僚的期待与梦想中的功名形成对照,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
“囊锥痛久处,匣剑号重渊”以囊中之锥与剑入鞘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才华被埋没的痛苦与压抑。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充满了对命运的不甘与对未来的希望。
“斯民三代馀,王路本平平”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观察与思考,认为尽管历经三代,但王道之路并未真正实现,表达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渴望。
“微躯焉足论,举错难倒悬”表明诗人认识到个人力量的有限,但对行动的选择与后果深感责任重大。面对时间的流逝与命运的无常,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悠悠岁月移,忽忽天运旋”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循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崔嵬有屠公,高义凌层玄”提到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物,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奇文拯涸鳞,云锦光新鲜”以文学作品比喻,表达了通过文学创作来滋润心灵、焕发新生的愿望。
“抗颜出霞表,吐词落飞湍”形容诗人以独立的姿态超越世俗,用言语激荡出波澜壮阔的力量。
“群公实同声,感激亦联翩”表示在众多公卿的支持下,诗人的声音得到了共鸣与响应。
“顿令寒炉灰,袅袅生微烟”以寒炉灰复燃的比喻,象征着诗人的思想与情感重新焕发生机。
“顾惭七尺躯,却受世人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谦逊与对他人同情的理解,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
“缅怀翳桑饿,报德知何年”回顾历史上的困苦与饥饿,表达了对古人报答恩德的敬仰与对自身如何回报的思考。
“悽恻流哀音,一致达者前”以哀婉的音调传达情感,希望自己的心声能够被理解与共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