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十五日夜大雨梦莹中》
《六月十五日夜大雨梦莹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希夷先生海门住,久不见之想眉宇。

梦中相见荔枝村,觉来一枕芭蕉雨。

行藏顾影应自笑,世事吞声不容数。

从欲若士为远游,莫作云中隐身去。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六月十五日夜大雨梦莹中》。诗中描绘了希夷先生隐居海门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他的思念之情。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希夷先生的行踪与心境。

首句“希夷先生海门住”,点明了希夷先生的居住地,海门,暗示其远离尘嚣,隐居之处。接着“久不见之想眉宇”表达了诗人对希夷先生的思念之情,虽久未相见,但心中常念其容颜。

“梦中相见荔枝村,觉来一枕芭蕉雨”两句,运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梦中与希夷先生相聚于荔枝村,醒来却是一枕芭蕉雨,虚实相生,情感深沉。

“行藏顾影应自笑,世事吞声不容数”则表达了希夷先生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与自嘲,面对世事的无奈与不公,只能默默承受,无法诉说。

最后,“从欲若士为远游,莫作云中隐身去”一句,诗人以希夷先生为榜样,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其足迹,进行远游的决心,同时也劝告希夷先生不要隐居云中,应积极参与世间事务,有所作为。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希夷先生的敬仰与怀念。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诗偈·其一五三

欲得真醍醐,三毒须去除。

嗅无酥酪气,自见如意珠。

劫火烧不然,泛海浪中浮。

昔日强索者,今日作他奴。

(0)

诗偈·其一四四

余为田舍翁,世上最贫穷。

家中无一物,启口说空空。

旧时恶知识,总度作师僧。

和合一处坐,常教听大乘。

食时与持钵,惟我一人供。

(0)

诗偈·其九十四

四性同一舍,三身同一室。

一切恶知识,总见弥陀佛。

(0)

诗偈·其五十

护身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铁船水上浮。

(0)

同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其二忆荆南

高名宋玉遗闲丽,作赋兰成绝盛才。

谁似辽东千岁鹤,倚天华表却归来。

(0)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人同卫叔美,客似长卿才。

借问游天汉,谁能取石回。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