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春》
《送春》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逢君到此已三年,日见圜扉掩半边。

照我寒衾共幽榻,隔窗白日与晴天。

千山秦塞音书杳,一点孤怀空自怜。

北徂雁声留慰切,忆他曾过首阳巅。

(0)
鉴赏

这首《送春》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之情。

首句“逢君到此已三年”,点明了时间的跨度,三年的光阴仿佛在与友人的相聚中悄然流逝。接着,“日见圜扉掩半边”描绘了门扉半开半闭的景象,既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隐含着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怀念。

“照我寒衾共幽榻,隔窗白日与晴天”两句,通过光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寒衾与幽榻象征着孤独与寂寞,白日与晴天则代表着外界的明亮与生机,两者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千山秦塞音书杳,一点孤怀空自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千山万水之间,音信渺茫,表达了诗人与外界联系的断绝,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与哀愁。孤怀自怜,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最后,“北徂雁声留慰切,忆他曾过首阳巅”以雁声作为寄托,雁南飞北归,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雁声的慰藉,是对春日即将离去的安慰,同时也唤起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首阳巅的意象,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地点或情境,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整体而言,《送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春日逝去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醉中登楼

落叶天边一雁秋,无端嚄唶此登楼。

蛾眉文冕成黔劓,击筑吹篪任马牛。

试问座中谁识祢,岂知今日尚依刘。

酒酣长袖临风捲,读罢离骚咏四愁。

(0)

挽陶澍联

尹文端厚泽深仁,重见江乡说遗爱;

陈恪勤精心果力,方知楚产信多才。

(0)

贺吴恒60寿联

醉即眠,醒即歌,是养生第一诀;

书精品,画妙品,在吾侪有几人。

(0)

集句联

赤野生姿,青田矫翰;白云怡意,清泉洗心。

(0)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第七章明般若无诤·其七

君不见般若真源本常净,生死根际自虚微。

即此生死真般若,离斯外觅反相违。

心若分别于生死,诸苦毒难竟相追。

今若事之为功匠,虚妄颠倒不能归。

而此但假空言语,净秽两边俱不依。

无心舍离于生死,涅盘无心亦不追。

涅盘无心即生死,生死无心般若晖。

般若无心明照用,无照无用断言辞。

亦复不欲有诸见,即是法王无上医。

善解于此无心药,三有诸病尽能治。

行路难,路难遣之而复遣。

识此遣性本来空,无心终是摩诃衍。

(0)

宫词

雨洒瑶阶花尽开,君王应是看花来。

静凭雕栏浑忘倦,忽听笙簧殿外回。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