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四首·其三》
《秋兴四首·其三》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西风吹雨过,江郭迥清幽。

不叹交游少,喜闻禾稼收。

暗蛩莎草暮,残蝶豆花秋。

野服心如水,萧条老一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丰收之景,诗人胡俨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秋时节的独特韵味。

首句“西风吹雨过,江郭迥清幽”,开篇即以西风和细雨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江边的城郭在这样的天气下显得格外宁静。这里的“迥”字,不仅描绘了空间的辽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悠长,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接着,“不叹交游少,喜闻禾稼收”,诗人并未因孤独而感伤,反而对田野上丰收的景象感到喜悦。这反映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在人迹稀少的时刻,也能从自然的变化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满足。

“暗蛩莎草暮,残蝶豆花秋”,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意象,进一步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象。暗处的蟋蟀在莎草中鸣叫,残余的蝴蝶在豆花间飞舞,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生机。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

最后,“野服心如水,萧条老一丘”,诗人以“野服”自喻,表示自己如同山野间的朴素之物,内心平静如水。面对岁月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他选择了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在这片萧瑟的丘陵中,诗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内心的深刻感悟,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分题得石门返照送王仲迪回琼南

北接梅关道,南连穗石城。

潮随沧海落,山与白云平。

远岫呈秋色,斜阳弄晚晴。

仅离三舍影,遥见半轮明。

绿树栖霞锦,金波漾翠琼。

澹烟笼昧谷,薄暮暗长汀。

过鸟纷纷去,寒蝉处处鸣。

牛羊来草墅,烟火起柴扃。

归客心千里,修途驿几程。

群英罗伟饯,尊酒叙离情。

风起征帆急,潮平去棹轻。

鸥飞樯近白,山过目留青。

对景图堪写,搜诗句易成。

琼台入烟雾,儋耳限蓬瀛。

仰德初推蔺,论交始识荆。

丰仪今得睹,肝胆即相倾。

邂逅成胶漆,欢娱比弟兄。

陈雷难擅美,管鲍已忘形。

惜别思投辖,铭心若断缨。

为公歌此曲,感激涕纵横。

(0)

归梦

客处独幽甚,风霜惊岁华。

慈颜长在忆,归梦每还家。

后圃橘垂弹,东轩梅欲花。

觉来月在屋,抚枕重咨嗟。

(0)

游东林寺登远禅师讲经台览冰壶莲社之地

莲社千年会,冰壶一鉴开。

远公初入定,总老又重来。

鸟向金轮去,云从石塔回。

登临无限意,更上讲经台。

(0)

午夜还乡呼酒先登钓台书二绝于壁·其二

忆昔边城夜未归,臂悬弓剑趁雕肥。

杀心今觉消磨尽,鸥鹭从教自在飞。

(0)

客中元旦

东风先我过梅关,为报今年海外还。

万里归装何所有,浩吟诗思满江山。

(0)

寄家二首·其二

自抛逢掖著征衣,书剑飘零与愿违。

两地相思归未得,今年犹见雁南飞。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