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芭蕉》
《芭蕉》全文
明 / 释今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古砌风生处,空斋夜雨时。

不因情最澹,那得意无疑。

绿影清宜水,繁阴冷近帷。

露华迟素月,閒澹学书词。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芭蕉在古砌风生、夜雨空斋的环境中所展现出的独特韵味与意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芭蕉的绿影、繁阴、露华等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淡雅的氛围。

首句“古砌风生处”,以“古砌”点明环境的古老与静谧,“风生”则暗示了微风轻拂,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动态感。接下来“空斋夜雨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雨滴敲打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孤寂的氛围。

“不因情最澹,那得意无疑”两句,诗人借芭蕉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追求与认同。芭蕉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尤为宁静,其绿影与清冷的氛围相得益彰,仿佛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绿影清宜水,繁阴冷近帷”描绘了芭蕉在水边生长的情景,绿叶倒映水中,与水面形成和谐的画面;同时,繁茂的枝叶在夜幕下投下的阴影,与周围的帷幔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既冷寂又带有几分神秘的美感。

最后,“露华迟素月,闲澹学书词”两句,诗人以露珠与月光的交融,以及学习书写诗句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露珠在月光下缓缓滑落,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学书词”则体现了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与感悟,将其转化为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芭蕉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今音
朝代:明

今音(?—一六六一),字梵音。番禺人。俗姓曾,原名起霖,字湛师。诸生。天然禅师从弟。明桂王永历九年(一六五五)于栖贤登具,十二年(一六五八)随天然老人还雷峰。十五年,游罗浮,坐化华首台上。著有《古镜遗稿》一卷。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自题春秋大事表三首·其三

仲父经营尽可观,成周残局藉完安。

贵王贱霸纷纷者,抛却河山袖手看。

(0)

公路浦夜泊与松友饮

天涯踪迹付觥筹,支枕篷窗倦即休。

旅雁数声千里梦,残梅半树五更愁。

地传公路犹名浦,人到清淮一系舟。

多少金钱靡费处,谁将全力奠中流。

(0)

泰伯墓

皇山断矗丰碑卧,再拜重寻古棘门。

岂有衣冠藏冥漠,尚余弓剑禅乾坤。

天空祀庙蛟龙入,岁晚郊原雨露繁。

陵寝只今俱寂寞,一杯谁并让王尊。

(0)

谈信余复惠山古迹感赋

往哲留题处,幽人费讨寻。

细莎迷旧迹,斜竹长新阴。

六代青山色,三唐白雪音。

徘徊烟景暮,怀古意何深。

(0)

归家

趱日归来习隐禅,观看蓝沈映云笺。

羞将墨绶铜符梦,搅破苍林白石眠。

梧际鸟吟蝉和语,窗前竹荫月斜穿。

钟山移檄应难到,此地栽花浓欲然。

(0)

安桂坡山堂和段子辛韵

归来偶作看山人,恍惚桃源路未真。

松榻夜寒云透枕,桂丛光满月为邻。

笛声谁弄沧洲夕,泉味犹甘窦乳春。

已办笔床茶灶在,扁舟莫厌日相亲。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