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漠漠。穹窿方垒金棺托。神巫炼骨珍灵药。
地久天长,何事南山椁。疑冢漳滨终觅著。
茂陵玉碗人间落。形骸留得终缠缚。
捣麝成尘,何似归寥廓。
黄沙漠漠。穹窿方垒金棺托。神巫炼骨珍灵药。
地久天长,何事南山椁。疑冢漳滨终觅著。
茂陵玉碗人间落。形骸留得终缠缚。
捣麝成尘,何似归寥廓。
这首《一斛珠》以黄沙、沙漠、金棺、神巫、炼骨、灵药、地久天长、南山椁、疑冢、漳滨、茂陵、玉碗、人间落、形骸、捣麝、尘、寥廓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神秘与哀愁的画面。
开篇“黄沙漠漠”,描绘出一片荒凉辽阔的景象,沙漠在阳光下泛着金色的光芒,给人一种苍茫而孤独的感觉。接着“穹窿方垒金棺托”,金棺置于高高的穹窿之上,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安息之所,同时也暗示了死亡的庄严与不可逆转。
“神巫炼骨珍灵药”一句,引入了神秘的元素,神巫通过炼制骨骼和珍贵的灵药,似乎在探索生命的奥秘或为死者寻求超脱的途径。这种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和对永恒的追求。
“地久天长,何事南山椁”,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死无常的感慨。即便是埋葬在南山之下的椁室,也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这句诗反映了对生命短暂和死亡不可避免的深刻思考。
“疑冢漳滨终觅著”,疑冢,即墓葬的假象,暗示了对死者身份的猜测和对真相的追寻。漳滨,可能是指漳水边,这里用以象征寻找真相的过程。最终,即使是在漳水边,也可能找到真相,隐含着对历史真相的探寻和对过去记忆的追忆。
“茂陵玉碗人间落”,茂陵,古代帝王的陵墓,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的陵寝。玉碗象征着高贵与精致,却最终“人间落”,意味着一切繁华终将消逝,即使是帝王的陵寝也不例外,强调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形骸留得终缠缚”,形骸,指人的身体,这句话表达了即使肉体得以保存,也无法摆脱束缚和限制,暗示了人类在自然法则面前的无力感。
“捣麝成尘,何似归寥廓”,麝香经过捣碎后化为尘埃,与归于寥廓(广阔无垠的空间)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麝香的香气虽能持久,但最终仍会消失,不如直接回归那广阔无垠的空间,寓意着对超越物质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一斛珠》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探讨了生命、死亡、时间、记忆、自由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洞察。
遂初欣遇两诗伯,临川先生一禅客。
三人情好元不疏,祇是相逢逢不得。
渠有贞观碑,侬有永和词。
真赝争到底,未说妍与蚩。
珊瑚击得如粉碎,赵璧博城翻手悔。
不似三家斗断碑,夜半战酣莫先退。
皇朝爱碑首欧阳,集古万卷六一堂。
玄圭漆玉堆墨宝,黟霜黑水涂缁裳。
临川无端汲古手,席卷欧家都奄有。
岣山科斗不要论,峄山野火不经焚。
尤家沈家喙如铁,未放临川第一勋。
不知临川何许得尤物,集古序篇出真笔。
遂初心妒口不言,君看跋语犹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