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回合,汾河萦带,遗基尚说韩侯。
衰柳将坛,闲花战垒,千年姓字长留。
阳夏事悠然,叹黥彭一例,钟室埋愁。
震主功高,鼎分空忆蒯通谋。
征途访古停辀,望灵风天半,英气凌秋。
传檄片言,藏弓末路,荣枯总付东流。
祠宇倚津楼,想巫弦社鼓,夜夜神游。
看取长陵断褐,谁与酹荒丘。
行山回合,汾河萦带,遗基尚说韩侯。
衰柳将坛,闲花战垒,千年姓字长留。
阳夏事悠然,叹黥彭一例,钟室埋愁。
震主功高,鼎分空忆蒯通谋。
征途访古停辀,望灵风天半,英气凌秋。
传檄片言,藏弓末路,荣枯总付东流。
祠宇倚津楼,想巫弦社鼓,夜夜神游。
看取长陵断褐,谁与酹荒丘。
这首《望海潮·韩信岭》是清代词人周之琦的作品,通过对韩信岭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韩信的感慨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词的开篇以行山、汾河为背景,点出韩侯遗迹,暗示其显赫的历史地位。接着,通过衰柳将坛和闲花战垒的意象,描绘了韩信生前的战场与功业,以及岁月流转后的凄凉景象。
词中提到阳夏之事,暗指韩信曾被封为阳夏侯,但最终却因功高震主而遭遇不幸,令人感叹。这里提到了钟室埋愁,寓言韩信的悲剧命运,暗示了他的智谋未能挽救自己的结局。随后,词人表达了对韩信功业未竟的惋惜,以及对历史人物蒯通计谋的怀念,暗示了对权谋与忠诚的反思。
在词的后半部分,词人行至韩信岭,驻足凭吊,感受到英气凌秋的氛围。他想象着当年的壮志豪情,以及韩信最后的藏弓退隐,寓意着英雄的荣耀与落寞。祠宇、巫弦社鼓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祭祀与追思,而“长陵断褐”则象征着韩信的身后寂寞,无人祭奠。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韩信岭的描绘,既赞美了英雄的业绩,又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野风吹葛葛逾好,绾雾萦烟青袅袅。
溪回水白云石苍,石根吊蔓百尺长。
越妇腰镰赤双足,褰裳行歌入中谷。
朝日未出雾露寒,花繁叶密采掇难。
年年绩丝作絺绤,奉以服君君莫斁。
君知衣葛好,不知采葛苦。
白日畏逢蛇,月黑畏逢虎。
君不见吴王宫中细腰女,日向歌筵著白苧。
慨山人老矣,逃涧谷、息朋游。
尽细竹成园,寒松夹坞,自占岩幽。
天与清风皓月,从受用不费一钱酬。
管领匡床石枕,安排野调村讴。馀生莫更赋行休。
眼前头。清閒滋味,无何境界,尽已悠悠。
莫笑先生太赸,些个物相伴度春秋。
浊酒新烹郭索,閒窗静听钩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