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有水更何忧,知足能令万事休。
大道不从心外得,浮荣须向世閒求。
冲开烟缕飞黄鸟,点破潭心瀁白鸥。
好景尽归余掌握,岂劳艰险访瀛洲。
有山有水更何忧,知足能令万事休。
大道不从心外得,浮荣须向世閒求。
冲开烟缕飞黄鸟,点破潭心瀁白鸥。
好景尽归余掌握,岂劳艰险访瀛洲。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延寿所作的《山居诗》第三十一首,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生活的满足和淡泊名利的态度。首句"有山有水更何忧",以山水之乐为背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知足能令万事休",强调知足常乐,认为内心满足就能忘却世间纷扰。
接下来两句"大道不从心外得,浮荣须向世閒求",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即真正的道理不在外界追求,而在于内心的领悟,世俗的浮华荣耀应当在淡泊中寻求。"冲开烟缕飞黄鸟,点破潭心瀁白鸥",通过描绘飞翔的黄鸟和悠然的白鸥,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好景尽归余掌握,岂劳艰险访瀛洲",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色的珍视,认为无需远行去寻找仙境,眼前的景色已足够美好,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去国已十载,召还今见收。
初无颍川最,真忝茂陵求。
物色多新识,寒温减旧游。
宫毫与尘晦,省树向人秋。
奏乏三千敏,恩难万一酬。
重寻紫荷橐,却侍翠云裘。
建礼文书少,汤官饼饵优。
屏营趋虎殿,子细认奎钩。
晚节诚知止,吾生况若浮。
身来虽魏阙,病免合沧洲。
浅醉贻樽耻,衰容作鉴羞。
归年非雁后,破月是刀头。
依圣谗方弭,逃阴景自休。
乞骸从此近,终计返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