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山》
《万山》全文
宋 / 曾巩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万山临汉皋,峰岭颇秀发。

王繁旧居处,荒草久埋没。

解佩盖已迷,沉碑终自伐。

最宜北城望,正值氛霭歇。

缥缈出烟云,清明动毛发。

留连至归时,长见西林月。

(0)
注释
万山:众多的山。
汉皋:汉水边的高地。
峰岭:山峰和岭脊。
颇:相当, 很。
王繁:古人名。
旧居:过去的住所。
埋没:被掩盖, 被遗忘。
解佩:传说中的解下佩饰。
迷:模糊不清。
沉碑:沉入水底的石碑。
伐:废弃, 忘记。
北城望:向北眺望。
氛霭:雾气。
缥缈:隐隐约约, 若有若无。
清明:清澈明朗。
动:触动。
毛发:指人的感官反应。
留连:舍不得离开。
归时:返回的时候。
西林:西边的树林。
月:月亮。
翻译
万座山峦环绕着汉皋,山峰峻岭显得格外秀丽。
这是王繁昔日居住的地方,如今已被荒草深深掩埋。
解开佩饰的传说已经模糊不清,沉入水底的石碑最终被遗忘。
这里最适合向北远眺,此刻雾气消散,景色宜人。
山景在烟云中若隐若现,清朗的景象让人心生寒意。
我流连忘返,直到归途,还能看见西边林间的明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山峻岭环绕汉皋的壮丽景色,峰岭挺拔秀丽。诗人提及王繁旧居之地,如今已被荒草淹没,显得古老而寂寥。诗人想象中,昔日的佩饰和沉碑或许已经迷失,但山景依然引人深思。在北城眺望,雾霭散去,山势若隐若现,如烟如云,令人感到清明而震撼。诗人流连忘返,直至月上西林,仍不愿离去。整体而言,此诗以自然景观寄寓怀古之情,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曾巩

曾巩
朝代:宋   字:子固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生辰:1057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猜你喜欢

模颜真卿自书告身因题·其一

漫将筋骨议前贤,朱诰裴诗只廓填。

却笑刘泾珍背纸,岂知徐俟得真传。

(0)

题文徵明独乐园图用苏轼独乐园诗韵

辟园百年上,成图百年下。

园图均可传,名胜逾绿野。

书堂翻简编,竹斋列樽斝。

浇花与物春,弄水知荷夏。

游心饫礼乐,结契招儒雅。

每先天下忧,讵效香山社。

独乐园中人,究非独乐者。

艺苑夥如林,设色胡其寡。

乃今见衡山,老笔出神冶。

如从刻画求,何异风牛马。

亦足觇其人,展卷谁能舍。

明窗适几馀,黄绚错缁赭。

因读长公诗,吟情几欲哑。

(0)

题王孟端斋宿听琴图

雅会瀛洲翰墨筵,琴心何论有无弦。

相於明月清风际,只在高山流水边。

佳话适然传此日,弹章偶未挂当年。

柯亭刘井经游处,恍悟翩翩作者贤。

(0)

桃花寺行宫题范宽江山萧寺图·其三

最萧閒处结僧寮,杖策何人过板桥。

好与盘山相印證,淡皴浓黛不相饶。

(0)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三十三接秀山房

烟霞供润浥,朝暮看遣兴。

户接西山秀,窗临北渚澄。

琴书吾所好,松竹古之朋。

彷佛云林衲,携筇共我登。

(0)

圆明园四十景诗.清平乐·其十六月地云居

大千乾闼。指上无真月。觉海沤中头出没。

是即那、罗延窟。何分西土东天。倩他装点名园。

借使瞿昙重现,未肯参伊死禅。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