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西风嘘沆瀣,长江协候肆澎湃。
钱塘王气天所钟,非为子胥逞灵怪。
海门三山缥缈青,双练夹岸奔雷霆。
蛟龙鼋鼍匿形影,银涛雪浪翻沧溟。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须臾潋滟潮信平,荡漾渔舟千万点。
天低暮霭袭人衣,游子兴尽各云归。
独有骚翁看不足,吟到夜月扬清辉。
八月西风嘘沆瀣,长江协候肆澎湃。
钱塘王气天所钟,非为子胥逞灵怪。
海门三山缥缈青,双练夹岸奔雷霆。
蛟龙鼋鼍匿形影,银涛雪浪翻沧溟。
踏浪群儿惯行险,出没波心旗闪闪。
须臾潋滟潮信平,荡漾渔舟千万点。
天低暮霭袭人衣,游子兴尽各云归。
独有骚翁看不足,吟到夜月扬清辉。
这首宋诗《观秋潮》描绘了八月秋风中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写出了江潮澎湃,仿佛是天地间自然之力的展现,而非鬼神作祟。他特别强调了钱塘江的雄浑气势,暗示着王者之气的存在。海门三山在潮水中若隐若现,江面浪花翻滚,如同雷霆奔腾,蛟龙鼋鼍潜藏其中,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接着描绘了踏浪者在惊涛骇浪中穿梭的场景,展现了人们面对大自然的勇气和熟练技巧。潮水过后,江面平静,渔舟点点,与暮霭低垂的天空形成对比,游子们纷纷离去,而诗人徐集孙却独自沉醉于这美景之中,直至夜月升起,清辉洒落,他的诗兴仍未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钱塘秋潮的壮丽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二月辛夷尽,三吴上己行。
长亭一分手,今夜若为情。
风雨添离思,莺花媚去旌。
春流伍胥庙,芳树阖闾城。
君自忘游子,人多重客卿。
金樽偏满座,玉局每连枰。
邓尉山英晚,贞娘墓草生。
凄其违出处,能不念浮名。
北极尊枢辅,南方罢甲兵。
天涯此相送,鸿雁共宵征。
泛舟上梅根,落帆过秋浦。
澄江千里匹练长,两岸青山送柔橹。
空冥忽敛一片霞,须臾吐出九莲华。
终南女几尽无色,玉镜潭空摇碧沙。
东望蛾眉亭,五云生采石。
犹似当年宫锦袍,醉曳峰头扫秋色。
大江日夜空际流,李白祠前猿狖愁。
惟有含情万古月,长挂城东秋浦楼。
十年不到横江路,九子苍苍想如故。
芳洲已荒罗隐宅,杏花飞尽铜陵树。
壶中我自有九华,玉女窗明启朱户。
太平太守惜罢官,欲往寻之江水寒。
试借琴高双赤鲤,寄书牛渚上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