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帘卷处春云重。双剪轻抛送。杏梁犹记去年痕。
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夜来应湿参差羽。
还又穿花去。紫骝陌上曾相逢。
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
画帘卷处春云重。双剪轻抛送。杏梁犹记去年痕。
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夜来应湿参差羽。
还又穿花去。紫骝陌上曾相逢。
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
这首清代苏穆的《虞美人·燕营巢》描绘了一幅春日燕子筑巢的画面。"画帘卷处春云重",以轻盈的画帘和厚重的春云相映,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春意的浓厚。"双剪轻抛送",形象地写出燕子忙碌地衔泥筑巢的情景,剪尾轻盈,动作熟练。
"杏梁犹记去年痕",暗示燕子对旧巢的眷恋,以及时光流转的感慨。"肯向笙歌队里、见朱门",燕子选择在寂静的杏梁而非繁华的朱门筑巢,流露出对人世浮华的淡然态度。"夜来应湿参差羽",夜晚归来,燕子羽毛沾湿,可能是因为雨露或辛勤的劳作,更显其坚韧不屈。
最后两句"紫骝陌上曾相逢,劝整归鞭莫待、绿阴浓",诗人借燕子之口,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提醒:曾在繁华马道上相遇的燕子,此刻正劝告人们及时把握,不要等到绿荫浓密时才想起归家。整首词以燕子为载体,寓言人生的短暂与珍惜,富有哲理。
茫茫。
苍苍。
青山绕、千顷波光。
新秋露风荷吹香。
悠飏心地翛然,生清凉。
古岸摇垂杨。
时有白鹭飞来双。
隐君如在,鹤与翱翔。
老仙何处,尚有流风未忘。
琴与君兮宫商。
酒与君兮杯觞。
清欢殊未央。
西山忽斜阳。
欲去且徜徉。
更将霜鬓临沧浪。
一介扣门,尺书在手。
不是长须馈鲤,乃知中夜忘牛。
拽把牵犁,能耕百亩。
披毛戴角,方得五春。
是何西山之饿夫,辄挽桃林之处士。
拽转鼻孔,不解一鸣。
剖破藩篱,已行十里。
莫走沩山旧话,重修雪窦新图。
解若疱丁,恐遭游刃。
邬如谢大,且自暖心。
见角便知,必有伶俐衲子。
幪头径取,更烦明正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