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短檠昏,秋光淡,底事凄凉重省。
小楼春去矣,念生来弱骨,怎堪愁病。
漫赋梨云,休悲絮雨,清泪那能消尽。
婵娟凭高也,更分明付与,秦台妆镜。
便宜是飘零,春风和露,已曾身领。桂香来深径。
奈此际、鸥鹭眠难醒。
十二曲、栏杆绕遍,空自凝眸,把旧词、忍与重咏。
不识天涯远,但隔岸、都成幽境。又禁得,繁更警。
回首池畔,尚剩残荷几柄。萧条夜寒风劲。
对短檠昏,秋光淡,底事凄凉重省。
小楼春去矣,念生来弱骨,怎堪愁病。
漫赋梨云,休悲絮雨,清泪那能消尽。
婵娟凭高也,更分明付与,秦台妆镜。
便宜是飘零,春风和露,已曾身领。桂香来深径。
奈此际、鸥鹭眠难醒。
十二曲、栏杆绕遍,空自凝眸,把旧词、忍与重咏。
不识天涯远,但隔岸、都成幽境。又禁得,繁更警。
回首池畔,尚剩残荷几柄。萧条夜寒风劲。
这首清代苏穆的《大酺·秋柳》描绘了一幅秋夜读书的寂寥画面。"对短檠昏,秋光淡",诗人独自面对昏暗的灯烛,秋日的光线显得格外清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他感叹时光易逝,小楼春色不再,自己的体弱多病,更增添了愁绪。
"漫赋梨云,休悲絮雨",诗人试图以词句排解心中的哀愁,但清泪无法洗尽内心的苦楚。他抬头望向明亮的月亮,借以寄托情感,如同秦台的妆镜,映照出自己孤独的身影。
接下来,诗人感慨人生飘零,曾经经历过的春风和露,如今只能在回忆中体会。桂花香气从深径传来,却唤起他对鸥鹭沉睡的宁静生活的怀念,而栏杆上的十二曲,却只能让他独自凝视,重温旧词,倍感孤寂。
"不识天涯远,但隔岸、都成幽境",诗人感叹距离虽远,但心绪已随秋柳蔓延至远方,每一处都成为他的内心世界。夜晚的寒风吹过,池畔的残荷更显萧瑟,这幅画面充满了深深的落寞与哀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身体病痛时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渊明守穷贱,生平慕黔娄。
富贵如浮云,万变纷相酬。
世运自兴丧,常恐德未周。
羲黄不可见,日暮怅离忧。
乾坤一东篱,百代无与俦。
寄语狂驰子,扰扰将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