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分源远,清流接泗滨。
于何号边境,不忍问淮民。
北顾关山在,西风草木新。
天河如可挽,吾欲洗边尘。
桐柏分源远,清流接泗滨。
于何号边境,不忍问淮民。
北顾关山在,西风草木新。
天河如可挽,吾欲洗边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入淮》,描绘了淮河源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边疆局势的关切。首联"桐柏分源远,清流接泗滨",以桐柏山的源头和清澈的淮水相连,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着,诗人通过"于何号边境,不忍问淮民"表达了对边境百姓的同情和对战乱的忧虑,流露出深深的关怀之情。
"北顾关山在,西风草木新",诗人眺望北方的关隘山川,感受到季节更迭,西风吹过,草木更新,寓意着时光变迁和边防形势的微妙变化。最后,诗人借"天河如可挽,吾欲洗边尘"表达出强烈的愿望,希望如能控制天河之水,就愿意洗净边疆的战火尘埃,体现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热切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边事、寄寓深情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渴望和平的高尚情怀。
小山障江带城陴,官道绕出湖一涯。
冈峦黄落荷芰死,展此百顷涵空漪。
古台在此实微阜,牙琴久绝音以希。
我来拊膺坐还嘅,小憩聊敌疲与饥。
物生能事盖殊趣,如鱼自潜鸟自飞。
眼前山水谁赏得,况乃意向穷渊微。
百年人已竟孰重,奚取辛苦求中期。
汪铭宋歌骋文字,兵火所隔馀残辞。
游人三五岂怀昔,竞爱亭榭娱斜晖。
乎舟撇波绝湖去,回望延伫含清悲。
王郎高标绝尘俗,牵茅自结清风屋。
屋中充栋积古书,屋外循檐种修竹。
离离实垂珠,森森笋抽玉。
鸾凤食有馀,虎豹文亦足。
时时把书卷,自向竹下读。
礼义深服膺,圣贤常在目。
王郎学道今有年,半是臞儒半是仙。
清脩酷与此君似,中通外润直且坚。
平生不作桃李媚,岁寒风节恒凛然。
不随沉湎唐六逸,不效旷达晋七贤。
净扫仙石坛,焚香究玄玄。
客来不交语,共坐蔚蓝天。
蒲轮他日访幽侧,以道匡君流惠泽。
功成太史不一书,却汗青青为简策。
官道月瞢瞢,微云弄薄晴。
居人闻犬吠,行客问鸡鸣。
王者化无外,公家事有程。
民心虽谨畏,何日是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