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淮》
《入淮》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桐柏分源远,清流接泗滨。

于何号边境,不忍问淮民。

北顾关山在,西风草木新。

天河如可挽,吾欲洗边尘。

(0)
注释
桐柏:地名,桐柏山。
分源:源头分开。
泗滨:泗水河边。
边境:边疆地区。
淮民:淮河流域的百姓。
北顾:向北看。
关山:边关山岭。
西风:秋风。
天河:银河,比喻宽广的河流。
边尘:战争中的灰尘,象征战乱。
翻译
桐柏山的源头深远,清澈的水流连接着泗水河畔。
它在哪里被称为边境呢?我不忍心询问那里的淮河百姓。
向北望去,关隘山岭依然在目,西风吹过,草木显得清新。
如果可以挽住天河的水,我愿意洗涤这边境的战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入淮》,描绘了淮河源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边疆局势的关切。首联"桐柏分源远,清流接泗滨",以桐柏山的源头和清澈的淮水相连,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接着,诗人通过"于何号边境,不忍问淮民"表达了对边境百姓的同情和对战乱的忧虑,流露出深深的关怀之情。

"北顾关山在,西风草木新",诗人眺望北方的关隘山川,感受到季节更迭,西风吹过,草木更新,寓意着时光变迁和边防形势的微妙变化。最后,诗人借"天河如可挽,吾欲洗边尘"表达出强烈的愿望,希望如能控制天河之水,就愿意洗净边疆的战火尘埃,体现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宁的热切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边事、寄寓深情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关注民生、渴望和平的高尚情怀。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送赵元举之奉化州学正

东风吹雪作春波,送客中流发棹歌。

酒至莫辞狼籍醉,情深无柰别离何。

天童山杳岚光暝,佛手江长海气多。

泮水紫芹香可揽,倚看待佩乐菁莪。

(0)

游汉阳古琴台

小山障江带城陴,官道绕出湖一涯。

冈峦黄落荷芰死,展此百顷涵空漪。

古台在此实微阜,牙琴久绝音以希。

我来拊膺坐还嘅,小憩聊敌疲与饥。

物生能事盖殊趣,如鱼自潜鸟自飞。

眼前山水谁赏得,况乃意向穷渊微。

百年人已竟孰重,奚取辛苦求中期。

汪铭宋歌骋文字,兵火所隔馀残辞。

游人三五岂怀昔,竞爱亭榭娱斜晖。

乎舟撇波绝湖去,回望延伫含清悲。

(0)

竹林书屋

王郎高标绝尘俗,牵茅自结清风屋。

屋中充栋积古书,屋外循檐种修竹。

离离实垂珠,森森笋抽玉。

鸾凤食有馀,虎豹文亦足。

时时把书卷,自向竹下读。

礼义深服膺,圣贤常在目。

王郎学道今有年,半是臞儒半是仙。

清脩酷与此君似,中通外润直且坚。

平生不作桃李媚,岁寒风节恒凛然。

不随沉湎唐六逸,不效旷达晋七贤。

净扫仙石坛,焚香究玄玄。

客来不交语,共坐蔚蓝天。

蒲轮他日访幽侧,以道匡君流惠泽。

功成太史不一书,却汗青青为简策。

(0)

程氏寻乐斋

当时弄月与吟风,一代高人自不同。

伊洛源头无别派,孔颜心上有全功。

岁寒只在箪瓢内,春色还归杖履中。

今日看君能到此,不须重问爱莲翁。

(0)

八月十九日宿慈水车轮桥野人家夜闻犬吠有一人立门首忽问曰鸡鸣否诘之乃入县膺役者盖卜夜之早晚恐违官事也感而枕上有作

官道月瞢瞢,微云弄薄晴。

居人闻犬吠,行客问鸡鸣。

王者化无外,公家事有程。

民心虽谨畏,何日是升平。

(0)

题道观

太清楼阁世尘稀,朗诵黄庭觅紫芝。

童子云中种灵药,老师松下著残棋。

龙随飞剑风生壑,鹤守神丹月满池。

仙客不来瑶草绿,天香落笔自题诗。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