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馀冰》
《赋得馀冰》全文
唐 / 钱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

(0)
翻译
早晨的阳光照在残冰上,春天的池塘像一面明亮的镜子。
冰面多在人行走的地方较薄,而靠近水面的地方则更为清澈。
比起雪花,冰的光芒依然存在,但因为风,冰片无法凝聚成形。
冰随船桨滑动而去,它还能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注释
晓日:早晨的太阳。
馀冰:残留的冰块。
春池:春天的池塘。
一镜明:像镜子一样明亮。
履处:人走过的路。
薄:较薄。
偏向:特别。
饮时清:靠近水面时清澈。
比雪:与雪花相比。
光仍在:光芒依旧。
因风:被风吹。
片不成:无法凝聚成片。
舟楫:船桨。
去:离去。
助坚贞:象征坚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早晨薄冰、清泉和春日光线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寄寓了坚守不渝的品格。

“晓日馀冰上,春池一镜明。”开篇即以鲜明的画面捕捉读者视觉,早晨的阳光照在薄冰之上,而春天的池水清澈如同一面明镜。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象,也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多从履处薄,偏向饮时清。”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冰的脆弱和水的清冽。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观察,表达了对清白无暇品质的赞美。

“比雪光仍在,因风片不成。”这里的“雪”与“冰”相比,更显出其脆弱,而“因风片不成”则是说冰被春风一吹,便无法保持完整,这既写出了自然界的生机,也象征着坚守清白难以长久。

“更随舟楫去,犹可助坚贞。”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即便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也依然可以找到保持坚定品格的方式。舟楫(船桨)往前行驶,即使在动荡不定的境况下,也能帮助人们坚守正道。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坚持清白和坚定品格的深切情感和高洁追求。

作者介绍
钱起

钱起
朝代:唐   字:仲文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生辰:722?—780年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猜你喜欢

赋得漆园

漆园为吏傲何如,千载南华有旧居。

巷口夕阳迷梦蝶,濠梁秋水忆观鱼。

身闲久息机中灌,地迥真藏世外书。

从宦由来非宦侣,至人心与世人疏。

(0)

归自西樵梁少仲黎君玺龚岸文过问经游之胜

自得丘中赏,难为世上传。

千家带乔木,百道响流泉。

竹引青龙过,花邀白鹤眠。

君非采樵客,安问斧柯年。

(0)

至云端村

鸡鸣云外岫,犬吠谷中村。

问竹才通径,看松忽到门。

春潭千丈瀑,仙茗百年根。

坐待主人出,相邀农圃言。

(0)

雨中经仙女祠

寂寂幽宫闭,仙娥行雨归。

晚篁风际碧,秋草洞中菲。

松老沾逾翠,云轻湿不飞。

珊珊仙步接,徒使世情违。

(0)

归怀

已约还山伴,春深定采芝。

如何拂衣日,又过秋风期。

疲马倦长路,栖禽思故枝。

因声寄松桂,莫笑我归迟。

(0)

秋圃诗·其四

我爱秋圃逸,谁言秋圃贫。

黄花行处满,绿酒酿来新。

林下无他事,篱间老此身。

寄书彭泽令,个是上皇人。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