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挺千竿绕画檐,问君何事此掀髯。
春风几度龙孙换,却是前身见子瞻。
挺挺千竿绕画檐,问君何事此掀髯。
春风几度龙孙换,却是前身见子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画面:千竿竹子挺立环绕在画檐周围,诗人询问友人在此处为何会露出微笑,仿佛在感慨。他接着暗示,经历了多次春风的吹拂,竹子已经换了新芽,这让他联想到自己与苏轼(子瞻)前身的某种缘分或相似之处。诗人通过竹子的变化和对苏轼的提及,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己与先贤精神的追慕之情。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借景抒怀,体现了元代诗歌的淡泊与意境之美。
夏木正阴成,戎装出帝京。
沾襟辞阙泪,回首别乡情。
云树褒中路,风烟汉上城。
前旌传谷去,后骑踏桥声。
久领鸳行重,无嫌虎绶轻。
终提一麾去,再入福苍生。
文雅关西族,衣冠赵北都。
有声真汉相,无颣胜隋珠。
当轴龙为友,临池凤不孤。
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
诫满澄欹器,成功别大垆。
馀芳在公论,积庆是神扶。
步武离台席,徊翔集帝梧。
诠材秉秦镜,典乐去齐竽。
潇洒风尘外,逢迎诗酒徒。
唯应待华诰,更食万钱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