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沚萦文澜,阴云断山麓。
中有幽人居,一一占岩谷。
琪树屡生花,石髓纷可掬。
入壑恣幽寻,登冈展遐瞩。
容与澹忘归,明月照古屋。
瑶沚萦文澜,阴云断山麓。
中有幽人居,一一占岩谷。
琪树屡生花,石髓纷可掬。
入壑恣幽寻,登冈展遐瞩。
容与澹忘归,明月照古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一个隐居者的日常活动与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瑶沚萦文澜,阴云断山麓。”这两句以“瑶沚”象征清澈的水潭,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镶嵌着文澜的图案;“阴云断山麓”则描绘了山脚下被阴云遮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这样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接着,“中有幽人居,一一占岩谷。”诗人笔锋一转,点出了居住于此的是一位隐居者,他选择在岩石与山谷间安家,与自然融为一体,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有的情怀。
“琪树屡生花,石髓纷可掬。”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美景。琪树上繁花似锦,石髓晶莹剔透,可以轻易拾取。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美丽,也暗示了隐居者生活的富足与自在。
“入壑恣幽寻,登冈展遐瞩。”诗人通过隐居者的行动,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探索与欣赏。在山谷中自由漫步,登上高岗远眺,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既满足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让他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容与澹忘归,明月照古屋。”这两句表达了隐居者在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情景。随着夜幕降临,明月照亮了他的古屋,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而美好。这不仅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首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颂歌。
正何须、阳关肠断,吴姬苦劝人酒。
中年怀抱萦萦处,看取伴烟和柳。柳摇首。
笑飞到家山,已是酴醾后。留连话旧。
问溪上儿童,颇曾见我,有此故人否。
相逢地,还忆今宵三韭。青山知了迎候。
东风自送归帆去,吹得乱红沾袖。暮云皱。
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江花垂手。
任春色重来,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
鄱阳中酒地,楚老独醒年。
芳桂君应折,沈灰我不然。
洛桥浮逆水,关树接非烟。
唯有残生梦,犹能到日边。
南衡惟岳,峻极昊苍。瞻彼江湘,惟水泱泱。
清和有合,俊乂以藏。天保定尔,茂以琼光。
景秀濛汜,颖逸扶桑。我之怀矣,休音峻扬。
穆穆休音,有来肃雍。沈波涌奥,渊芳馥风。
傃虚养恬,照日遗踪。考槃遵渚,思乐潜龙。
我之怀矣,寘尔华宫。和璧在山,荆林玉润。
之子于潜,清辉远振。克称輶德,作宝有晋。
和声在林,羽仪未变。我之怀矣,有客来信。
风云有作,应通山渊。清琴启弹,宫商乘弦。
类族知感,有命自天。夷叔希世,犹谓比肩。
矧我与子,姤会斯年。我之怀居,其好缠绵。
古人有言,诗以宣心。我之怀矣,在彼北林。
北林何有,于焕斯文。琼瑰非宝,尺牍成珍。
丰华非妙,得意惟神。河鲂登俎,遭逢清川。
《赠郑曼季诗四首.南衡》【魏晋·陆云】南衡惟岳,峻极昊苍。瞻彼江湘,惟水泱泱。清和有合,俊乂以藏。天保定尔,茂以琼光。景秀濛汜,颖逸扶桑。我之怀矣,休音峻扬。穆穆休音,有来肃雍。沈波涌奥,渊芳馥风。傃虚养恬,照日遗踪。考槃遵渚,思乐潜龙。我之怀矣,寘尔华宫。和璧在山,荆林玉润。之子于潜,清辉远振。克称輶德,作宝有晋。和声在林,羽仪未变。我之怀矣,有客来信。风云有作,应通山渊。清琴启弹,宫商乘弦。类族知感,有命自天。夷叔希世,犹谓比肩。矧我与子,姤会斯年。我之怀居,其好缠绵。古人有言,诗以宣心。我之怀矣,在彼北林。北林何有,于焕斯文。琼瑰非宝,尺牍成珍。丰华非妙,得意惟神。河鲂登俎,遭逢清川。
https://shici.929r.com/shici/sxyXQk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