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西图诗》
《水西图诗》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古风

水西绝境江左无,何君好事写作图。

良工意匠善盘礴,三峰涌出青芙蕖。

古木如龙半天耸,白云翩翩欲飞动。

桓彝庙前莎草长,遗民矶下溪流汹。

浮图隐隐林端起,知是山腰上方寺。

高阁五月秋霜寒,山僧坐阅人间世。

竹边幽径花丛丛,濯缨亭古连东峰。

赏溪渡口风浪歇,棹舟之子来相从。

我居山中二十载,披图一见心目骇。

昔来年少今白头,山色青青长不改。

何君何君尔好奇,涧阿与尔诛茅茨。

卷帘微雨对东郭,高咏谪仙云锦词。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名为《水西图诗》。诗中描绘了水西绝境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以及时间流转中的不变与变化。

首句“水西绝境江左无”,开篇即点明水西之地的独有与绝美,暗示其在地理上的独特性。接着,“何君好事写作图”引出题画之人,赞美其用心之作。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面中的三峰、古木、白云、桓彝庙、浮图(佛塔)、高阁、竹径、濯缨亭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古木如龙半天耸,白云翩翩欲飞动”,运用比喻手法,将古木比作龙,生动地描绘了树木的高大挺拔;而“白云翩翩欲飞动”则赋予白云以动态感,展现了云彩的轻盈飘逸。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桓彝庙前莎草长,遗民矶下溪流汹”,通过历史遗迹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历史厚重感,同时也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接下来,“浮图隐隐林端起,知是山腰上方寺”则将视线转向了佛塔,象征着精神的寄托与追求。

“高阁五月秋霜寒,山僧坐阅人间世”,描绘了高阁之上,山僧静坐,观照世间百态的情景,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超脱与智慧。最后,“竹边幽径花丛丛,濯缨亭古连东峰”,进一步展示了山水间的幽静与生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赏溪渡口风浪歇,棹舟之子来相从”,描绘了人们在溪边渡口欣赏美景,与自然亲近的情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我居山中二十载,披图一见心目骇”,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作的震撼感受,以及对水西绝境的深深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水西图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十四首·其二

寂寥粉署少相知,微雨霏霏织暮丝。

惆怅故山飞客梦,不堪杨柳唤莺儿。

(0)

首夏雨后晓起

列缺奔云裂海山,夜阑雨歇晓开关。

修篁睡鹤寒烟紫,小院无人细草斑。

啼鸟不来诗兴寂,落花飞尽酒杯閒。

苍苔满地抱孤闷,独眺沧溟缥渺间。

(0)

用韵书怀三首·其一

红尘回首笑牵丝,正尔烟霞放浪时。

碧水青山如有待,好风良月属相知。

侯封姜望今非望,寿拟安期那可期。

陶意琴尊从白首,不将熊鸟作颠颐。

(0)

闻喜五咏·其一飞报捷音

痴儿谬附黄金榜,阿祖今酬素日心。

六纪桂香承杏苑,十年云路到琼林。

禹门雷吼蛟龙化,魏阙风飞海岱音。

垂老不知天地报,壮怀记取慎清勤。

(0)

癸酉膺

蠢愚翁媪眷清朝,秪以儿曹愧冒叨。

鹤发双逢千载庆,龙章重下五云高。

虚生岂有涓埃补,小子曾输犬马劳。

末路寸衷无地报,肯教庭下背伊皋。

(0)

霜月

玉魄铅花晚逐飞,素娥青女夜忘归。

窥帘暗迫肌生粟,到地明看星射辉。

窃药路茫蝉鬓老,拊膺人去蚌珠依。

龙墀如水瑶阶滑,争似烟光卧掩扉。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