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秋波蘸碧空,朝霞夕照两玲珑。
远山如画填枫叶,近水微波惊夜龙。
借境怡情非有道,修名绝俗岂真风。
翛然独坐虚窗下,静对千峰谁与同。
万顷秋波蘸碧空,朝霞夕照两玲珑。
远山如画填枫叶,近水微波惊夜龙。
借境怡情非有道,修名绝俗岂真风。
翛然独坐虚窗下,静对千峰谁与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景象。首联“万顷秋波蘸碧空,朝霞夕照两玲珑”以广阔的秋水与天空相映衬,朝霞与夕阳的光影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细腻的美感。接着,“远山如画填枫叶,近水微波惊夜龙”两句,通过远山与枫叶的和谐共存,以及近水波光与夜龙的微妙互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后四句“借境怡情非有道,修名绝俗岂真风。翛然独坐虚窗下,静对千峰谁与同”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他似乎在思考如何从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是否追求名声与世俗的脱离才是真正的修行之道。最后,诗人独自坐在空荡的窗下,静静地凝视着千峰,似乎在寻找与之共鸣的灵魂伴侣,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深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与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自我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