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目山五题·其二延福院》
《乌目山五题·其二延福院》全文
宋 / 李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兰桂绕禅关,半春香满山。

风移金磬远,云伴玉龙闲。

树暗猿吟外,花开僧定间。

尘心自然洗,流水日潺潺。

(0)
注释
兰桂:兰花和桂树。
禅关:禅寺的门关。
半春:春天的一半。
香满山:香气充满山野。
风移:微风移动。
金磬:金属制成的磬,寺庙中的法器。
玉龙:玉质的龙形装饰。
闲:悠闲。
树暗:树木幽暗。
猿吟:猿猴的叫声。
花开:花开的时刻。
僧定:僧人静修。
尘心:世俗的心。
自然洗:自然而然地洗净。
流水:流水声。
潺潺:流水声连续不断。
翻译
兰花和桂树环绕着禅寺的门关,春天的气息弥漫了整个山峦。
微风吹过,远处传来金罄的声音,白云悠然伴随如玉的龙形装饰。
在树木掩映中,猿猴的吟唱之外,僧人在静修时花儿悄然开放。
世俗之心在这里自然洗净,只有流水声日复一日地潺潺作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中禅院景象。开篇“兰桂绕禅关,半春香满山”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而芬芳的环境,其中兰和桂两种高洁的植物环绕着禅关,半春时节花香弥漫于整个山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的“风移金磬远,云伴玉龙闲”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音和佛教文化的深刻体悟。风吹过金磬(一种铸有文字或图案的金属乐器),发出悠扬的声音,而云朵则仿佛是那神秘的玉龙,与禅院相伴,显得格外宁静。

“树暗猿吟外,花开僧定间”一句中,树木投下浓密的阴影,小猿在外面叫唤,而僧人则在室内专心致志地修行。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反映出禅院中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尘心自然洗,流水日潺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会自然得以净化,而那流淌不息的溪水则象征着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活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禅院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和自然之美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心灵净化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堪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雪·其二

长风永夜搅青冥,晓起寒光乱眼凝。

回旋舞空端入画,飘萧著水自成冰。

松篁被练三千士,冈阜瑶台十二层。

茆舍倍添薪火费,只因无事读书灯。

(0)

草堂成即事二首·其一

三年留滞江之南,归来故园寝亦甘。

经理草堂唐宝应,耘锄荒径晋陶潜。

寸心自昔似南八,双鬓只今如谢三。

手栽杨柳既合抱,木尚如此人何堪。

(0)

参议李郎中见和次韵奉酬

顷岁题名曲江院,及肩曾许亚宫墙。

胸中阔贮云梦泽,笔下浓薰班马香。

省直旧沾衾半白,除书行见纸新黄。

和篇如出少陵手,谁谓无心赋海棠。

(0)

亦好园江梅变红仲文季直二弟有诗因次韵

萧萧亦好耐寒枝,天与风流一段奇。

刻玉不惟工傲雪,施朱端欲妙凝脂。

佳人赪颊今才见,公子酡颜顷未知。

便好作轩名顿有,二难连璧赋清诗。

(0)

八月十四日亦好亭迟月不至分韵得秋字

亦好登临似庾楼,是中风月最宜秋。

素娥欲赴经年约,行雨潜分一段愁。

聊复飞觞追胜赏,何妨秉烛事清游。

明年此夕看明月,千里相思楚水头。

(0)

题煮泉亭

甘香曾饮谷帘前,携茗仍来试煮泉。

更觉清风生两腋,始知鸿渐是茶仙。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